隐藏在食物中的“毒”
近日,发生了一起令人悲痛的食物中毒事件。10月5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12人的家庭聚餐,9人食物中毒,据新闻报道,食物中毒的9人都已不幸去世。
此事件的源头食品就是“自制酸汤子”,“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一种面条状的主食。
经流行病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在玉米面中(酸汤子的制作原料)检出了高浓度“米酵菌酸”,而且在患者的胃液当中也同时检出。该事件最终被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罪魁祸首并不是之前所报道的黄曲霉毒素。
对此,很多人疑惑“米酵菌酸”是什么毒素?哪些食物更容易发生此类中毒?接下来就一一讲清楚。
“米酵菌酸”是什么毒素?
对人们来讲,“椰酵假单胞菌”其实并不是很陌生,之前的很多食物中毒事件,如河粉食物中毒事件等都是因它而生。
椰酵假单胞菌是一种细菌,它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会产生“米酵菌毒素”,摄入毒素后即会诱发食物中毒,“椰酵假单胞菌食物中毒事件”多发生在夏秋两季,由于此时温度不稳定,恰好符合椰酵假单胞菌最适繁殖条件。
椰酵假单胞菌食物中毒的毒素来源,其实是土壤中含有的椰酵假单胞菌可能会随着加工原料进入到食品当中,之后再经过符合细菌生长条件的存放,最终产生米酵菌酸,这才导致中毒。
以下食品更容易发生此类中毒
1、谷类发酵食品,如发酵玉米面、玉米淀粉、糍粑、发酵糯小米等谷类食物。
2、薯类食品,如甘薯面、马铃薯粉条、山芋淀粉等食物。
3、已经变质的木耳和银耳。
日常生活该如何预防?
自制“谷类发酵食品”要谨慎:自家制作谷类食品,原料的选择要谨慎细心,特别是选择玉米等谷物原料时,请选择质地均匀、没有哈喇味、不存在霉变问题的谷物。
在浸泡谷类食品的过程中更要及时换水。储藏谷类食品的过程中要做好“通风、防潮和防晒工作”,合理储存。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如果觉得有用,欢迎分享给朋友!
关注我不走丢,更多精彩内容绝不让你失望!
欢迎大家把关心的话题写在评论区,如果你也有同样的经历或任何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给大家也说说。我会作为后续选题,希望创作出更多大家喜欢的内容。
另外,家族群里老人转发的信息靠不靠谱?老爸老妈总被文章标题忽悠?他们的养生总被套路?我们要:给老人有价值的信息!让家中老人跟上科学新时代!让您老有所乐!
这里是老小乐,祝您全家老小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