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所一般设三个报销医药费的窗口,分别对应:一老一小;灵活就业的城镇职工和社会化退休人员三个群体,我当时负责一老一小窗口,也是最忙的,因为和青壮年相比,老人和孩子更容易生病。如果按照生病大小来分,大病只能占千分之一,正因为如此,我才会对这位得了大病的女士印象比较深[太阳][太阳]。
接手药费报销业务办理交接时,就听同事大姐说有一位肝脏移植参保人员,情况非常复杂,不仅每个月都可能会产生转院衔接空档期药费单据,还会有异地住院和年底的大病医疗补充报销单据。还说这个人很不容易,尽量多给予关心照顾。这些话我记在心里并想着这位参保人是不是会坐轮椅过来,我需不需要走出窗口去接待她,尽管我们所搬了新家以后,已经全都是开放式窗口了(没有玻璃)[咖啡][咖啡]。
有一天我正在埋头整理材料,同事大姐说XXX过来了,我抬头一看,眼前是一位中等身材,肩宽体厚面部较平的中年女士(女士满50岁北京户籍无业就可以办理一老参保),她齐耳的短发里参杂着不少白发,但是绝对不是特别憔悴无力、郁郁寡欢那样,整体看,她除了脸色略微发暗嘴唇轻微发白、穿的衣服比当下季节厚一点之外,其实和平常人是没什么两样的。
她递过来厚厚一摞发票和底方,一张口我听出是大概云贵川一带的口音,由于近期自己病情较为复杂,她不疾不徐的话语和平静和气的眼睛里,还是流露出一丝疲惫和焦灼,这对于一位做完肝移植不久,在北京两三个大医院来回转院检查治疗的人来说,是多正常啊[握手]。
我接过她的药费单据和医保卡,仔细询问了她近期的看病安排,现场推算了这次报销周期,给她交流了很长时间,直到她听的明明白白,踏踏实实离开社保大厅。
对于她的药费,我会把同期收取的这一批都尽快整理出来,初步核算并录入医保系统后,抓紧送到医保局,在现场就跟业务窗口交代清楚,争取在最短的时间返回来,可以让她垫付的医药费尽快到账,医保卡尽快拿到手。
就这样过了一年,原因为她岁月会象平静的小溪缓缓流淌,但是事与愿违,直到有一天她从广州打来电话,我才知道她又遇到了新问题:在广州某大医院康复治疗时,又检查出心脏有病,需要安排手术。这样,我们又给她抓紧办理异地就医备案,那时候还没有医保卡异地同步结算这个功能。她的爱人替她来办理的相关手续,他个头不高,衣着朴素,一副普通的眼镜上面,是略显花白的寸发, 他安静的过来,按部就班的办完手续后,又平静的离开,中间话语不多,象在思索着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在思索[咖啡]。
又过了三、四个月,季节已经来到初冬,室外寒风阵阵,但是供暖后的社保大厅里却有丝丝春意,我正在窗口忙碌时,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缓步走近面前,XXX从广州手术后回来了。她还是拿出一摞外地的医药费结算单,轻轻说明着每张单子的情况:当她得知自己又检查出来严重的心脏病以后,由于自己本身也是医生懂得利害关系,就决定抓紧在医院住下来,找专家做了开胸手术,在手术台上整整10个小时才结束,所幸手术做的很成功。
她轻轻说着脸上还是显得那么暗嘴唇还是那么白,但是说到手术很成功,嘴角和眼角还露出了一点点笑容。和以前一样,我还是迅速的收单据、问病情、推算报销周期……,和以前不同的是,这次她转身离开窗口时,我站在那里,一直目送着她掀开门帘、走出大厅,一阵寒风吹乱了她的头发,但是她的背没有弯,身体也没有晃,直到坐到车里,驶出我的视线,走向宽阔而苍凉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