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是从几天前朋友圈里“爱就勇敢表达”的卖货文案和商场悬挂的心形粉色气球开始预热的。
“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神话传说里,牛郎织女在这一天,踩着喜鹊用身体搭成的桥,执手相望泪眼,互诉思念。
七夕,是相爱的人相守的日子。
早晨,我在迷迷糊糊中,听到先生在卫生间洗漱时哗哗哗的水流声。 几点了?我不去想,半睁着眼睛望了一眼身边还在熟睡的孩子,扯点被子盖住她光溜溜的双腿,又昏昏沉沉的睡过去了。
再次醒来,走出卧室,发现先生已经离家。他放书房的手提电脑和背包都不见了。
我烧了壶新水,在等待水开的几分钟里,打开手机,刷朋友圈。
有人po出老公转账的截图,有人放出收到的鲜花礼物。七夕,给了人们一个秀恩爱和重念“生死相依、白头偕老”婚姻誓言的好机会。 平日里觉得肉麻的说不出口的甜言蜜语,都可以在这种浪漫而热烈的氛围中勇敢的表达出来。
中国人,习惯含蓄,很难做到像欧美国家的人那样见面就拥抱接吻、一天无数次说“我爱你”。有了七夕这样的节日,我们才能在单调重复波澜不惊的生活里活出仪式感。
我和先生的婚姻生活却缺乏这种仪式感。
即使看到手机里一整屏的晒红包、晒鲜花、晒礼物、晒情话,他也可以做到视而不见。如果我只是哀怨的看着他,一声不吭,或者不理睬他以示对他的不解风情表达抗议和不满,他就摆出一副“你又整什么妖蛾子?”的懵懂表情。
好吧,逼得我这样要面子爱虚荣的人只能一脸无耻地主动开口说:“今天情人节哦,你也不表示表示?”
他毫不犹豫的怼一句更无耻的话:“我从来不过节。”
犹如中了乔峰的降龙十八掌,一口老血涌到嗓子眼,堵得我无言以对。跟这种无情无义又无耻的人还有什么可说?我怨恨的瞪他一眼,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扭过头,沉默不语。
过几分钟,先生幽幽的来一句:“给你发了个红包。你可以晒朋友圈了。”
我恨不能给他来一记黄飞鸿的佛山无影脚,把他踢到九重天外去。
细数一下恋爱结婚近十年,节日里先生主动送的礼物数量还凑不够五个手指头。
有一年,许是被我数落烦了,从包里掏出一个紫色的长盒子,说是送给我的玫瑰花。我大喜过望,这个榆木脑袋终于开窍了?打开,发现他送的玫瑰花长这样:
算了,还是找他讨红包更实惠。
今天是七夕,他早早的离家,不会是心疼钱包,要躲开我的唠叨和纠缠吧?委屈和伤心像是水里的长长海草,从脚底板蔓延上来,一圈圈把我缠绕起来。
接近中午,先生打来电话,说他去广州出差,现在快到了。我问他去广州做什么?他说有个新项目要跟客户谈。如果做成了,今年的收入可以增加20万。
瞬间,我那点顾影自怜的悲伤小情绪烟消云散,反倒生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羞愧感。
想起这些年,先生早出晚归四处奔波,凭一己之力买车买房,送给我和孩子一个温暖舒适的家。
正是他背住了现实的经济压力,女儿才不必留守农村,可以在我们身边无忧无虑的成长;我才可以选择在家码字,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有句话说:再恩爱的夫妻,一生中也有100次想离婚的念头和50次想掐死对方的冲动。
在油盐酱醋茶的琐碎中,由锅碗瓢盆奏响的生活乐曲里,我和先生有过无数次的争吵,狠话、咒骂脱口而出,有时激烈到恨不能永世不相见的程度,但最终都能得以和解。
冲突过后,我能对他所承受的压力和辛劳多一层理解。而他,也在慢慢改变嘴巴的尖酸刻薄,话语里多出几分对我的尊重和关心。
宽容和理解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磨圆了我们尖锐的棱角,这样的两个人贴合在一起,才不会刺伤对方。
先生不是一个罗曼蒂克的人。他不会送我玫瑰,觉得浪费钱,但他在外面吃到好吃的菜,总记得带我们去吃,又或者给我和孩子打包一份,又或者自己下厨操刀做给我们吃。
先生没有对我说过一句“我爱你”,他只会说:“我要努力多挣点钱,以后我们老了可以不用愁,女儿长大了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对我而言,这甚过所有的甜言蜜语,给我莫大的勇气和信心,能和他一起携手走过生活的风雨坎坷,直至青丝变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