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之思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顺手点开微信朋友圈。除去一大半的微商代购之外,朋友们的照片我也得端详一阵子才认得出。我的朋友圈简直像一个杳无人烟的古堡庄园,年久失修,如今已经杂草丛生、藤蔓幽幽。

我不用朋友圈已经快三年了。

我曾经也是个狂热的社交网络爱好者,所以相当能理解到它带来的巨大存在感。那个彩虹色的圆圈连接着一个瑰丽的理想乡,在那里,我可以将自己的生活装扮成自己想要的样子——通过文字,声音,图片和交流。某种意义上,它比我所处的现实要更加真实——因为那反映的不只是我看到的世界,而更接近我脑中的世界——剥离了缺憾、仓惶、尴尬和难言之隐的宁静国度。

当年的我深谙此道,本就对文字敏感的我不知花了多少心思斟酌一条短短两行字的动态。如今回想,除了取悦友人,恐怕更多的是为了取悦自己——通过一条一条的动态、照片,我像海边的孩子建造沙堡一样一砖一瓦地建造自己的梦中花园。

涨潮的时候,一切都烟消云散。沙堡越壮观,崩塌也就越幻灭。

与世隔绝这几年,我有太多后悔的地方。当然,同朋友圈的诀别不在此列。与她分手已久,我渐渐开始可以感受到她曾经是如何欺骗我,如何用几近真实的幻境,给予我虚伪的满足——如果想认清一件事物的庐山真面目,你必须和它保持相当遥远的程度。

朋友圈是全世界最虚伪的地方。即使那种虚伪是善意的,无害的;但它的虚伪仍然无可避免。但是——我必须为我的朋友们,和曾经的我自己开脱:人并不虚伪。我只是想让自己看起来光鲜从容一些——或者说,潜移默化地希望自己活的光鲜从容一些。这没有什么错。像透过美颜相机的滤镜看世界——人本来就是追求虚幻的动物。

“我”并不虚伪,虚伪的是“我们”。

当我们聚集在一起,不得不用彼此的虚幻作盔甲和长矛争风吃醋、缠斗不休时,虚幻也就成了虚伪;当然,朋友圈也就因此成了匆匆搭就的戏台,你我他粉墨登场,动情地唱着剧本里写的悲欢离合。至此,身在围城中的人,无论愿意与否,无人能置身事外。

归咎于网络,同样是对问题的逃避。虚伪恐怕是人天性里的阴影,网络只是将它脱水抽离,从而看起来更赤裸裸。即使没有朋友圈,只要人群存在,虚伪都将如影随形。无关道德,无关选择,像“社会”投下的巨大阴影。

这样看来,我的遭遇并非是完全的灾难。避世对视力有好处。社交之道越笨拙,心和眼就越敏锐锋利。但无论如何,我也是个人。我并非置身事外评头论足,而是置身其中。人不可能戒断社交的,相反,人像需求空气和水一样需求社交。只是需要多些警觉,伴君如伴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确实有点累,还好我把自己的压力尽可能地释放…… 新公司未来有硬仗,我甚至想主动请缨接受锻炼,我希望自己越来越努...
    简约Dr阅读 1,813评论 3 0
  • 上周带着一帮老领导去外地培训,接触时间久了,发现老头儿们都是蛮有性格的,途中也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对话。 L行长,6...
    钙帮主阅读 2,767评论 5 0
  • 每次下班回来路过菜市场,或者周末的楼梯口总能见到一个弯着腰,头上包一块蓝色头巾,偶尔还看到她戴着一个白色口罩,从她...
    05f3ae22a228阅读 906评论 0 1
  • 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大学,其实都只是一个过渡,生活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流走,静悄悄的自己就已经成年。 以...
    错对dui阅读 1,157评论 0 0
  • 《聂小倩》 文|张世勤 1 “你觉得咱们楼上有没有可能发生血案?”小区的燕赤霞来送矿泉水,换走空桶后,小倩关上门。...
    大尉说说阅读 4,202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