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第一卷:群体的心理
2017年说是看完15本书,一本小书《乌合之众》都看到3月份了,还是不说废话了,直接说内容吧。
《乌合之众》,光看名字都是这么霸气。然而其所表达的意思,也和这个词语的意思相得益彰。
先抛出几个问题吧。
微博上各种各样的热点事件,而参与热点事件的各种大众,他们算不算此处的“乌合之众”,他们的情绪会收到各种各样的挑拨与暗示,一会帮着A骂B,一会一个事件出来以后,转头就接着帮着B骂A~
中国的封建制度,王权天授,斩白蛇起义啦,黄袍加身啦,身上有龙气环绕啦,人们为什么尊重皇权,凭什么皇权就是至高无上的?
再来,各种宗教和邪教。排除物质因素,他们靠的什么凝聚的人心。
带着这几个问题,我们来梳理一下第一卷的内容吧。
首先书中所讨论的主体是“群体”,而对群体有一个定义:一个特殊的心理群体,指的是收到某一事件、演说、激情、恐惧、爱恨的刺激而聚集在一起,为某个目标或某些精神需求而有所行动的人。
此处想起《芈月传》中,孙俪对着士兵发表演说,直接令下面的将士黑转粉。
定义好群体之后,书中进而分析了这个群体的心理特征:
勒庞写这本书的时候是相对悲观的,所有夸大了其负面意义,却也不影响我们去辩证的去看待和分析这些问题。
群体的特征:
群体的无意识行为,取代了个体的有意识行为;
群体的冲动多变与易怒。
群体容易受暗示、轻信、多变
群里的观察错误率最高,他往往是某个人的幻觉,通过传染、暗示给别人。
群体感情的夸大化和简单化
以上是书中的表述,换换一下就是,群体做的很多事情是不经过大脑的,情绪也特别简单,且没有逻辑处理能力,而其内部的个体之间却也有极强的传染性,
勒庞尝试着分期其原因说:在群体中,蠢人、白痴和嫉妒者不会再感到自己的平庸和无能,而产生一种强烈、短暂却巨大的力量。
此时,我不得不想起了《霸王别姬》中的一段,一群愚昧无知的人,终于有机会把原来高高在上的人踩在脚底下,此时,他们的个人意识已经失去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个没有思考能力的群体情绪。
当然群体并不全是缺点,群体常常服从于低劣的本能,因为他们不能逻辑思考嘛。但是也有非常高尚的时候,比如之前的以战死沙场为荣,对于个体而言,蝼蚁尚且偷生,但是放在一个特定的群体里,宁愿马革裹尸也不愿苟且偷生。
这里他们不是服从于本能,而是服从于之上的信仰。说到信仰,我觉得便是第一卷我觉得最主要的东西。
如何才能影响“群体”,让为群体“增删改查”所谓的信仰。
勒庞采用的一个词叫,群体的想象力。
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伟大政治家,包括最残酷的独裁者,都把民众的想象力作为他们权利的基础。
没有一个伟大人物不知道如何影响群体的想象力,在胜利的时候,写书的时候,发表演说的时候,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他们都想着这一点,临终的时候都还在想着这件事。
群体的想象力,就像是盗梦空间中的意念移植一样,区别在于,这里是如何去左右一个群体的意识:
如何给群众的想象力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你很快就知道,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是通过他们的智慧或理智,也就是说,不是通过论证的办法,就像安东尼那样,不是通过雄辩的演说聚起民众去进攻杀害凯撒的敌人,而是手指凯撒的遗体,向众人朗诵他的遗嘱。
所有能打动群体想象力的东西具有突出和清晰的形象,没有任何多余的解释,或者,只伴以某些美好且神秘的事实:一场伟大的胜利,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一桩滔天的罪行,一个巨大的希望。他笼统地概况,而不要从头到来。小罪行和小故事即使一百件也不能触动群体的想象,而一桩重罪,一个重大的事故却能深深的让人们感到震撼,哪怕后果员没有一百个小事故加起来的那么严重。
简单理解一下,与“群体”而言,他们不需要知道多余的解释,他们需要知道的是一个能方便他们快速传播的事件,东西多了就会影响传播的效率。
影响大众想象力的不是事实本身,而是他所扩散和传播的方式。只有通过“浓缩”的办法,事实才能造成突出的印象,让人难以忘怀。
前段时间吵的比较凶的“转基因”,各种站队,各种骂的对方狗血喷头。但是回过头来,他们知道脱氧核糖核酸是啥,知道各种嘌呤是什么意思么?(个人揣测,小人度君子)
正如勒庞书中所说:谁能影响群体的想象力,谁就掌握了驾驭他们的艺术。
“群体所有的信仰都采取宗教的形式”、“对于群体来说,必须有个神,否则什么都谈不上。”
上面有说,群体是趋于保守、趋于稳定、希望被领导和被管理的。也是上面所说的,对于群体来说,必须有个神,否则他们便失去的行动的方向。
举个很不贴切的例子,打游戏的时候需要组队完成任务。一堆人在那站着求组队,其实他们级别很高的,但是在那求组。
我一个小号,我开队,然后一下就满了,就去做任务了。还是一大批的人在哪里求组队~
好啦,卷一就到这里吧,本来看书挺困的,但是看到“驾驭”哪里忽然找到了核心关键词。读这本书就是要看懂这个群体,然后分析各种的数据,最终说不上驾驭,至少自己不要被别人驾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