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孩子才更愿意跟我们合作呢?

该起床去上幼儿园啦,可明明就是赖床不起,还想再睡6分钟,妈妈想着时间不早了,着急地说:“快起,都这么晚了,还睡呢?!但是明明就是不愿意起,然后妈妈就强行把明明抱到客厅穿衣服。

穿衣服时妈妈提醒明明,如果想看电视现在就打开,不然一会儿晚了,就没时间看电视了。可是明明好像没听到一样,等穿完衣服,背上书包,准备出发时,明明却说还要再看10分钟电视。


眼看就要迟到了,妈妈心里很着急,吼着明明说:“再墨迹,就又要迟到了,为什么总是迟到,你是迟到上瘾吗?说完妈妈拿起书包就要出门,明明追上妈妈,哭着说妈妈不让他看电视。

当孩子不愿意跟我们合作时,我们往往会很生气,就会用批评,指责,威胁的方式逼迫孩子乖乖就范。但是批评和指责,只会招来敌意,让孩子更不愿意和我们合作。

即使有时候孩子做出让步,也不是心甘情愿的。如果让孩子出于恐惧,内疚,配合我们,只会为以后埋下隐患,孩子自尊水平较低,在学习和工作中表现出不自信。

那如何说,才能让孩子更愿意跟我们合作呢?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提出了非暴力沟通的语言方式,让我们学会停下来,看到彼此的需要。让评判指责带来的精神暴力褪去,让爱和合作在我们和孩子之间自然流动。

第一步,客观描述观察到的事实,而非猜测、评判。猜测评判只会带来孩子的反驳。

比如我们可以说,宝贝,妈妈看到钟表走到7点50分了,而不是说又要迟到了。

第二步,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而非想法。

比如我们可以说,妈妈感觉很着急,而不是认为孩子迟到上瘾。

第三步,明确表达自己的需要(价值、愿望)。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指责来要求孩子,孩子的反应通常反击或者无动于衷。但是,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孩子就有可能积极跟我们合作。

比如我们可以说,妈妈很看重遵守时间或者妈妈想我们能按时到校。


第四步,提出自己的请求,而非命令。

我们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如果我们的意思含糊不清,孩子就很难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比如我们可以说,我们现在就出发去学校好吗?

恒妈总结:

我们要表达情绪而不是用情绪表达!当我们说出我们很生气的时候,我们的火气早已下降过半!不指责不评判,孩子会更愿意和我们合作哦!

哈喽,我是恒妈,关注我,育儿路上少烦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