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团圆》——一个笔者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笔下的悲剧原型是自己

  这是我在看完《小团圆》内容的一半时起的标题,但是当看完以后动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突然觉得我这个说法是充满偏见的。人生这么短,谁有知道张爱玲有没有感激这段经历给予她的成长呢。


  《小团圆》这本书是唯一一本我看完前言就爱不释手的小说。前言是宋以朗写的,交代了原本张爱玲的遗言中提到了销毁这本书,因为疑心文中的邵之雍被胡兰成认去,觉得原型是他。大概是真的爱的辛苦了吧,不然怎么会连出本书都担心和他扯上关系。还好宋以朗读了张爱玲之前的日记,决定放弃销毁并出版它。私以为,这是张爱玲最出彩的作品之一,且排名一定要很靠前的。  一直在想,她在害怕什么呢。她这一生,富贵也有过,贫困也有过;声名鹊起也有过,名誉扫地也有过;用力爱过,用力恨过,还有什么是让她顾忌的呢?我想,可能是怕人们读过她的小说一眼就看出九莉就是她自己,担心被太多人看透自己的爱恨缠绵的一生。笔者总是热衷于把笔下的人物都浇铸上自己的色彩,却又希望那色彩隐秘又不为人所知。


“差点炸死了,都没人可告诉.”

  张爱玲曾说:“这是一个爱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

她这么讲了,也这么写了。

  开始一句就抓住了我的心。原话是这么讲的,“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要怎么形容看到这句话时的心情呢,就像是行走在中的人刚抬起眼就见到了海市蜃楼,你知道它远在天边,却又忍不住赞叹它着实是美轮美奂。明知道它讲的是一件悲伤的事情,可是心里却觉得因这句话什么都变得美好许多。这大概是张爱玲独有的魅力。

  邵之雍对于九莉,恰巧是弥补了她亲情缺憾的人。他有着历代文人的骄傲,又有着身为一个男子的风情,所以她才会奋不顾身的爱慕他,追随他。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一直觉得爱情这东西实在是荒诞至极,是有多深爱才能安然接受他在外妻妾成群,才能安然接受他在她面前不住地夸赞其他的女人。很多时候在邵之雍悠悠然谈起小康时,我都恨不得透过书跑到他面前好好骂骂他,而九莉总是不动声色地听他讲完所有,连一丝丝妒忌都不允许出现在自己的情绪里。也不知道这一点是不是和在爱里卑微到尘埃中的张爱玲相似。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这是胡兰成在《今生今世》中提到张爱玲写在他照片后的一句话,读罢对这个女子真的是震撼至极。挚爱轰轰烈烈到这个地步,也不违她浪费那一场爱吧。

“我怕未来”

  “我怕未来。”九莉轻声和比比说。

  究竟是谁怕极了未来呢?应该是九莉,也许是张爱玲。在读的时候心悸极了,担心九莉爱怕了,担心邵之雍决定真心爱了;也担心邵之雍拥有良善了,担心九莉决定继续爱他了。还好都没有,还好故事仍旧是保持着张氏的缺憾,让一切千回百转都曲折的刚刚好,让所有事物都幻灭了但是还是有什么东西存在着。


  我在标题讲,一个笔者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笔下的悲剧原型是自己。想了想,也许同时这也是一个经历风雨的笔者最大的成就。毕竟要是一切都白白经历了,感情又算得了什么呢?

“他的过去里没有我,

寂寂的流年,

深深的庭院,

空房里晒着太阳,

已经是古代的太阳了。

我要一直跑进去,

大喊‘我在这儿

我在这儿呀!’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张爱玲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作家,她的小说大多写的是上海没落淑女的传奇故事,她把自己的小说集也命...
    叶子露Lucya阅读 5,873评论 10 15
  • 文/丹丹 看到小目标三个字,是不是不自觉的就让你想到了王健林先生,王健林先生的先设定个目标先赚一个亿,这个成为了本...
    RitaM阅读 2,990评论 0 1
  • 年后第一个版本维护更新,一直忙于微信会员卡和支付宝会员卡的事情,所以就耽搁到现在才发布新版本。 v1.1.0版本发...
    tony_t阅读 4,438评论 0 0
  • 一、什么是沙盒 每个iOS应用都用自己的应用沙盒(应用沙盒就是文件系统目录),与其他文件系统隔离。 应用必须待在自...
    一声雷阅读 4,398评论 1 2
  • 受挫意志消沉时,总是特别玻璃心,周末推开门看到别人的蛋糕和烛光,相形之下,心里不免有些酸涩。幸而我立刻想起了属于自...
    自由和安阅读 1,053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