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课
敢问心斋
我内心渴望的到底是什么?
2023.02.07.
奋斗职场,舒展人生
课程原文: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仲尼曰:“斋,吾将语(yù)若。有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皞(hào)天不宜。”
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庄子》中“颜回请行”的故事。昨天我们学习到颜回向老师孔子请行,想要到卫国去说服暴虐的国君。但孔子却对颜回说,你自身还没有修炼好时机,也不成熟,要当止则止,不可勉强而为之。颜回就说,那我有两条策略,我可以端而虚,勉而一,或者我可以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但是这两条方法都被孔子所否定了。所以这个时候,颜回就没有办法了,只能继续向老师求教。颜回曰:“吾以尽矣,敢问其方?”老师啊,我没有别的办法了。再进一步我就不懂了。请老师指示一下,我到底该怎么做呢?孔子就告诉颜回说:“斋,吾将语若。”你去斋戒吧。斋戒之后我会告诉你。那颜回就说,老师,回之家贫,我家里的情况你是知道的,一贫如洗。所以我不喝酒,不吃荤菜已经有好几个月了。像这样不喝酒不吃荤,能算斋戒吗?孔子回答说:“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这是在身体上进行斋戒。而我要告诉你的是心上的斋戒。
同学们,我们看“心斋”,心上的斋戒这两个字,一念出来,就让我们耳目一新,很受启发。平常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知道,遇到一些很困难的事情难以抉择的时候。我们可以给自己一段安静的时间,给自己泡一杯茶。或者你洗个澡,让身体变得清洁清爽,头脑更清晰敏捷,这对我们做判断会更有意义。但这还不够。孔子告诉我们,沐浴更衣,整洁外表,这还是身体上外在的斋戒。
他毕竟还是有限的。你真正要做的是“心斋”,在心上进行一场大扫除、大清洁,把那些私心杂念、粗心浮气给扫掉,通过心斋恢复清澈的心之本体。这才是最根本的做法。大家还记得吗?在上周的最后一刻,我们学习了梓庆为鐻的故事,就是心斋的一个具体的实例。梓庆说:“他斋戒三天,忘记了利。斋戒五天,忘记了名。斋戒七天,忘记了自我”。此时,梓庆就相当于做了一次新上的斋戒。这个时候,他的心是如此的纯粹、敏锐、朴素,合于大道,所以梓庆起身到森林之中去选择他做鐻需要的树木。就是那样的自然而然,好像冥冥之中有神灵相助一样。为什么庄子要我们做这种心斋呢?本质上就是我们的圣贤,他们都深深的明白,心纯见真,只有在内心纯粹的时候,你才能读懂本质和规律,心斋是大道,是上策,是在根本上用功。所以当我们面对人生中一些很重要的事情,或者一些左右为难的抉择,这个时候一定要去做心斋,或者说去做一场静思。静思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面对纠结与困惑,你可能静思一小时就会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比如有一位同学前些日子给我们发来这样一条信息,他就应用了静思的方法给我们做了分享。他说:“去年我们公司给大客户拍摄一部汇报片,时间紧,任务重,但客户第一次跟我们合作,对我们团队不熟悉。起初我们双方并没有建立起信任关系,所以项目开始推进的时候,就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一次员工开会回来,说到对方客户对我非常不满意。那天我身体本来就不大舒服,听到这个员工的传话,我的火气一下子就起来了。我立马打电话给客户,想质问对方为什么要这么说,但是电话没有打通,这件事暂时就搁置了下来。中午我休息之后,身体有所恢复,这时候我想了想,不如做一次静思,我就坐下来开始静思。半个小时之后,我睁开双眼,忽然就感觉自己的内心很平静,没有那么多情绪了。自然而然的我就知道自己该如何处理这件事了。我心平气和的给客户又打了一个电话,这次电话接通了,我非常真诚的与客户沟通,没想到对方的语气也变了。这个电话消除了误会,增加了了解和信任。从电话开始,项目发生了转机,拍摄越来越顺利,大客户审完片子后也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满意,这件事最终有了圆满的结果。现在反思起来,关键点就是当火气起来之后,幸好电话没接通,给了我一段静思的时间。要是电话打通了,我可能就失去了这个大客户了。静思之后,内心的良知帮我做出了判断,这就是静思的力量。”
同学们听完这位同学的分享,让我们非常触动,我们在静思的过程中,拨开层层的迷雾,找到心中的大我,大我就是清澈的良知,心纯见真,找到平常内心粗糙的时候,我们看不到的更好的解决方法。相信听到这里,你一定也想做一次静思,试试看。我们也郑重的建议大家,尤其是当下正在面对重大决策的同学们。你当下如果有重大的选择,比如换工作、找对象等等,不要轻易决策,一定要至少做一次静思。让自己有时间真正静下来,对一些本质的问题不断的去追寻,一定会有超出意料的收获。所以今天这节课我们没有三分钟思考的练习。但有一份你需要拿出一小时来做的课后作业,主题就是找到一个我们内心深处左右为难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做一次静思。此前有一位实验班的同学提前做了这份作业,收获非常大,让我们先来听听他的分享。
最近我面临着一个左右为难的选择,就是要不要继续在我所在的一个社群团里啊,坐着副团长。因为我老去外地出差,感觉耽误了团里的工作。同时呢,我也发现我们团里有一个年轻人呀,他也一直想做这个副团长。因为在前一天一个场合里碰到他,我和他一起聊天儿,他就跟我说,我现在呀,啥事情都没有了,特别有时间。我就想,他跟我说这个是啥意思呢?是不是他想干呀?!如果他想干,我就退下来吧,让更有能力的人干这个。我想的时候呢,我觉得自己也可以退下来,但是又有点舍不得,所以很纠结。在今天静思前我还想这个问题呢,当时基本觉得就是我还是不想放弃,想继续担当,嗯,做的更好,更努力的把这个副团长做好。可是万万没想到啊,一个小时静思以后,我的答案竟然是颠倒过来了,我想我应该辞去这个副团长,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通过静思让我更加的看清了自己,看清了自己内心到底在想要什么。
第一,我看到了我想做这个副团长的背后啊,就是内心有一份这个贪命的小我存在的,因为最近我们的团发展越来越好,获得了省市级的各种荣誉,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了。我看到自己内心深处啊,就是想享受这个好名声,好地位,所以我不想失去。
第二,我在渴望着别人的认可与尊重,因为我也是建团的元老,一直以来呀也付出了很多,受到很多人的尊重。我担心我如果不去做这个副团长,失去了这个位置呀,别人是不是还会尊重我呢?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啊,我猛然醒悟了,我就问我自己,尊重是从哪里来的?人是尊我是元老?还是你是副团长?你就人家就尊重你呢?我感觉这种尊重都是虚的,是表面的东西,真正尊重的应该是我帮助了和利益了多少人?那才是真实的。真正的尊重和我做不做这个副团长一点关系都没有。相反,我如果不做这个副团长呀,我可能得有更多时间精力去帮助孩子,去推动这个团队的建设和发展。有句话说的好啊,道在低处我帮的人越多,赢得的尊重其实就越多!
其次呢,我也知道我自己呢本来就不太这个擅长去社交,这几年啊,我的能力也逐渐成了团队的天花板。如果辞去副团长,也就能够托起这个青年人,让他更好的去奋斗、去担当、去为社团去服务嘛。但是想到这个时候啊,我觉得我的那个大我一下就出来了,所以我就觉得我不去做副团长了,就做一个实在的团员。退一步海阔天空呀。之前的这个纠结呀也就没有了。现在呢?通过静思看到答案了,我觉得内心里面很自在,浑身很舒服,也很高兴。感觉这才是我自己内心追求的,一直渴望那种幸福、自在、圆满的人生。
啊。同学们,听了这位同学的分享,你有怎样的触动呢?我们能感受到这位同学静思的过程就是一个小我逐渐克除大我逐渐绽放的过程。他此前对要不要继续做副团长左右为难,可他通过静思发现这件事的背后,自己其实是在渴望他人的认可与尊重,并且找到了真正能赢得尊重的道路。到最后。但我很坚定的帮助他做出了之前很为难的决择,而且让他感到舒展、高兴、坦然。同学们,你也可以启用这样的静思功夫,你的内心深处一定也有一个徘徊良久的左右为难的问题,去把这个问题找到。就在今天晚上,拿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准备一支笔,找到两三张白纸。你把这个内心左右为难的问题端端正正的写在纸上,然后去思考。面对这个令自己左右为难的问题,我内心深处到底在渴望什么?你要写出100条内心的渴望,写着写着真答案就出来了。比如我渴望工作轻松一点,未来有前途。我渴望家庭和谐,父母认可等等。像这样的渴望,我们都可以轻松的写出很多条,但写到后面可能就会写不下去了。写不下去的时候,坚持下来,继续思考,我内心渴望的到底是什么?我的新答案到底是什么?你继续写,不要停下来,不要纠结,不要用大脑思考,而是要去聆听内心的声音。
一定要写满100条。你的答案就在这100条之中。我们实验班的好几位同学写到最后的时候,心动的大我激发出来,脸上都开始洋溢起舒展的笑容。好,我们再总结一下,这就是我们今天晚上的作业。找一个小时的时间,找到一个令我们左右为难的问题,问问自己,在这个问题的背后,我到底在求什么?我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望是什么?写满100条,你的答案就在这100条之上。同学们,今天的课程到此圆满,祝福大家,我们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