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大家工作中肯定经历了大大小小很多会议,也相信大部分会议是无效的,一群人漫无目的的看似很忙碌的议论中,结果却是无法输出应有的结论,造成资源和时间上的浪费。
我们的议题是开会应该怎么开,可以用what-why-how进行思考。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开会,开会的目的是什么,再来理解如何开。
开会是一场经济活动,需要动员人员,共同投入时间,换取结论的一场经济活动,是一个时间换结论的商业模式。开会价值=结论价值-时间成本。如何提升开会价值,就要增加结论价值,减少时间成本,这样才能把开会价值最大化。
开会一般有两个目的,共识或者共创,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开会的原因。
共识,就是统一所有人的思想,例如动员大会,几个部门的通气会,每天晨会等等,这种会议的目的是为了达成共识。
共创,与会者一起来创造,例如头脑风暴会,研讨会,明年规划会/战略会,这种需要关键人物的参与来共同输出关键性结论。
理解了what 和 why,现在我们来看下how,会议如何开,如何增加结论价值。
共识会,能不开就不开,开会是一种极高成本的沟通方式,可以试试通过邮件,微信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达成共识,尝试用异步沟通的方式,代替开会。
共创会,三步设计你的会议,这三步就是 “ 目标—过程—人员“。
第一步,要明确地界定会议的结果。比如,你是想要一个决定呢,还是想要一个行动计划,或者是仅仅为了更深入地引发讨论。不同目的的会议,设计上是不同的。
第二步,就是你要想清楚,需要通过怎样一个讨论的过程,才能够达到预想的结果。
第三步,就是你要考虑请哪些人来参加这个会,才有可能满足这个会议过程的需要,并且能够达到预想的结果。
会议之前,要充分准备达成结论的资料;会议之中,以达成结论为导向专注议题、分配时间;会议之后,发出3W会议纪要:WHO do WHAT by WHEN,谁在什么时间之前完成什么事。
提升会议结论价值的其次是减少时间成本。
10个人开会一个小时,按照一个小时100来算,就是1000块。我们花费10块都需要财务审批,随随便便开一个会投入的成本确很少人会在乎。
那怎么减小时间成本呢?
限制参会人数。苹果公司拒绝无关者参会;谷歌说,会议人数不要超过8个。这其实都是通过限制参会人数的方法,减小时间成本。
缩短会议时间。亚马逊的会议,文档资料先读完,不在会上宣讲;柳传志说,联想会议不准迟到,谁迟到谁罚站1分钟;王健林开会讲话,误差不超过5分钟。这其实都是通过缩短会议时间的方法,减小时间成本。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办法,比如只允许站着开会,开远程会议,在微信群里开会等等,都是减小时间成本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