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也是不断量化的过程
简单说,就是用数字解决问题。
《黑天鹅》作者塔勒布说过:“数学不只是‘数学游戏’,更是一种思考方式。”
“如果一条河的平均深度为4英尺,就千万不要过河”。
1.22米是平均深度,也许河边只有10厘米深,河中央就有两米深。这跟金融风险是一个道理。
应用信息经济学创始人哈伯德在《数据化决策》这本书里,点出了量化思维的关键之处:“量化的概念是‘减少不确定性’,而且没有必要完全消除不确定性。”
哈伯德说:“量化方法就隐藏在量化目标中。”只要你搞清楚了真正要量化的指标是什么,该怎么量化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量化思维的关键是,我们要意识到什么事情是应该量化的。即使没有精确的数据,我们也能解决一些生活中,那些看似解决不了的问题。
硅谷的面试题,包括很多这样一类问题:西雅图有多少个加油站?北京有多少家星巴克?
这类题就是著名的费米问题,最经典的是:芝加哥有多少个钢琴调音师?
费米用量化思维的估算:
我们会先有以下这几条假设:
大约有250万人生活在芝加哥。
每100个人中,约拥有2台钢琴。
钢琴每年需要调整一次。
每个调音师大约需要2小时来调一台琴。
每个调音师每天上班8小时,包括路上时间一年需要2000个小时,所以一年总共调音1600小时。
这些数字,全都是毛估的,很不精准。我们就用这些数字简单算一下,每年芝加哥有5万架钢琴需要调音,再算一下调音师的工作时间,可以估算出一共需要有63名调音师。
事实上芝加哥大约有83名钢琴调音师。可以说与估算的数值非常接近了。
硅谷的那些高科技公司想测试你面对什么线索都没有的问题时,你有没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量化思维,能让不确定的问题,逐步清晰起来。 重点不是计算,也不追求精确的数据,而是把握重点,选择出需要量化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