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时候比我现在更加迷茫无助。大概这就是成年人?
仔细想想每到这种重大时刻我都会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去选择。害怕自己选错,害怕自己做错,害怕承担后果,所以一直拖延,拖延,企图让时间带给自己答案。但事实上,时间能治愈一切前提是你得行动。如过你躺一天,躺两天,躺三天,躺n天,过个三五年,你还是你,除了青春不在,没有任何长进和变化。没有人能替你做决定,没有人能替你承担后果,因为这都是你自己的事,成功失败都是属于自己。你一直拖延就是不想开始,懒于思考,潜意识里害怕努力。
为什么呢,可能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初中的时候,才有了努力这个概念,是怎么产生的呢,初三老师,一直给我们灌输,谁谁谁学到几点,谁谁谁饭都不吃,谁谁谁几点就起床背书,考上了哪哪哪…但他只告诉我们什么是努力的表现,却没有让我们明白,努力更在于效率。而不是时间上,行为上的表面功夫。或许就是这时开始,我潜意识就认错了努力。开始了我的假努力学习。要比起床最早的同学更早起,比他最到教室,背书最大声,以为这样就可以为考不到好成绩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老师说这样做就可以成绩好,我已经做到了努力了,考不好不怪我。事实上,直到中考前几天的模拟考,成绩出来我才发现,才考成那个样子,完了,我心里才为自己的假努力而忏悔。
高中,我是真有努力,下课不下座位,学习也没怎么走神,一心想考个好成绩。面临分科的选择,面临是否走艺术生的选择,每次我都哭的稀里哗啦的,原因选择困难症,或许不是,就是同样的,害怕,拖延,等待。等待别人做选择,但根本不可能。就像现在考研要不要换学校,要不要换专业,要不要找机构,现在依然需要你自己做决定。
青春走的很快的。十一二岁的时候想成为十四五岁的少年,十四五岁又羡慕十八九岁的成年青春气息,觉得可以做好多事,十八九岁才发现好像根本没什么,又想象着自己二十多会是什么样子。到了二十多岁,又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而时间一直在流走。又回想起自己十几岁的时候,无忧无虑。是呀,时间一分一秒过,生活都是人过出来的,做好自己,顾好当下,不要一直往后看,没什么用。做好规划,定个目标,踏踏实实走路就好,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人生,我们都能活成自己想要到样子,在认真努力的基础上。
以后做决定要果断一些,不要被动选择,浪费时间,最后结果也是仓促的,不完美的。想到的事就立马去做,十几岁就明白,拖延做会更痛苦,既然早晚都要痛苦为什不现在就去痛苦呢,这样还能将痛苦最小化。现在成年了,到不会想了,大家难道都会成为自己最讨厌的样子吗,不是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物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任何人的经验都只能作为参考,当然你要吸取每个人身上合适你的优点去学习,最终成就独一无二的你爱的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