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9 多云 (18)
今天回家稍晚些,霖宝已经吃过饭了。他在炕上玩积木,边玩边说:“看,霖做的小鱼。”公公在一边说“嗯,还是条小金鱼呢。”霖宝又说:“看,霖做的小车。”公公笑着夸奖:“祥霖真棒,还是个小火车呢”霖宝得了爷爷的夸赞,咯咯的笑着玩的开心。
听公公说“真棒”,我有些惊讶,以前很少听他老人家说这样的词,今晚不但说了还一连说了几遍。
在教育孩子的一些细节上,我和老公跟公公婆婆是有不少分歧的。就霖宝自己吃饭的问题,以前公公婆婆一直秉持着“孩子小,自己吃饭吃不饱,要喂”的原则。多次沟通无果后,我一度认为这是无可跨越的代沟。前几天在群里看到克敌爷爷的一篇日记写了孩子吃饭的问题。于是那晚回家吃晚饭时再跟老人家探讨这个问题。那晚婆婆包的饺子。霖宝洗手后,我把饺子晾凉说:“祥霖很棒的,会自己吃饭呢,等上幼儿园,老师会说祥霖是个很棒的小朋友”(榜样的力量真伟大,晓悦一直是弟弟的榜样,霖宝经常学姐姐看书呢,还拿着纸笔涂鸦,美其名曰:写作业。久而久之,霖宝对学校对老师是很向往的。)听我这样说,霖宝立马表示要自己吃。婆婆过来说:“我喂吧,他不会自己吃。”我还没说话,霖宝急了:“霖会自己吃。”说着拿起饺子吃起来。婆婆说:“他自己吃不饱,等大些就好了。”我问婆婆:“你觉得多大是大些?”婆婆说:“上学了。”我说:“等上幼儿园了,你又会担心他上学迟到,还是要喂吧。”我觉得同龄人或许比较容易沟通,又接着说:“今天我在家长交流群里看到一位小朋友的爷爷写的日记,是关于孩子吃饭的。小朋友叫王克敌,克敌爷爷对孩子好好吃饭的问题跟别人交流过,他不赞同打骂孩子,克敌奶奶问孩子在学校谁喂克敌吃饭,克敌说:学校只有做饭的奶奶,没有喂饭的奶奶。你觉得小朋友在学校知道自己吃饭,为什么回家不会自己吃饭?因为爷爷奶奶都怕孩子饿着。这种习惯是大人给孩子养成的,孩子小的时候你不让他自己吃饭,孩子大了就不想自己吃饭了。”婆婆又说:“他嚼不烂,~~家的孩子吃饭嚼不烂就咽都噎着了。”听着婆婆这因噎废食的说法,我只好搬出专家:“我们可以教他嚼烂再咽。育儿专家说,多咀嚼有利于孩子大脑的发育,会自己吃饭的孩子手脑配合好,这样的孩子会更聪明更灵活。”婆婆没再说什么。霖宝那天自己很快吃了五个饺子,然后把凳子放回原处去一边玩了。公公说:“才吃了五个饺子,没吃饱吧。”婆婆说:“今晚这饺子包的挺大的,差不多吃饱了。”老公说:“他知道饥饱,晚上吃太多了不好。”
第二天,婆婆告诉我中午霖宝吃的蛋炒饭,还是自己吃的,没用她喂。听的出婆婆说这话时是很高兴的。我问婆婆:“霖霖的勺子用的很好吧?”婆婆说:“是啊,拿的真稳,自己舀汤都不洒。”我笑着说:“他周末跟着我都是自己吃饭的,吃面条时用叉子,就是筷子还不会拿。你不希望孩子做什么,就不要当着他的面说,不然会给他不好的心理暗示。你希望他做什么,就多夸夸他什么做的越来越好,很棒!”婆婆昨晚告诉我她看电视上有个专家说孩子多嚼东西聪明。
以前,觉得婆婆固守己见很难沟通。现在忽然发现,跟老人交流也不是那么难,不知不觉中,我们都在慢慢的改变着。
对孩子,多数人是有耐心去教他(她)们的,因为我们知道孩子不懂的很多。对老人,我们往往理所当然的认为他(她)们什么都应该懂,因为他(她)们是长辈。因着这所谓的“理所当然”,我们对老人便少了一份耐心与体谅。
拿出对孩子的耐心、宽容与谅解,让代沟成为传说。
今晚霖宝的睡前故事是:小黄狗因贪玩去追花蝴蝶了,大野猫趁机进入厨房偷食,小花猫为保卫厨房不小心打碎了盘子,大野猫去伤害兔宝宝,兔妈妈跟大野猫作战弄乱了地板,小黄狗回来后,大野猫逃跑了。主人回家后,小黄狗隐瞒实情先告状,只说小花猫打碎了盘子,兔妈妈弄乱了地板,自己赶走了大野猫。主人把兔妈妈关进了笼子里,罚小花猫一个月不许吃鱼,奖了小黄狗肉骨头。我告诉霖宝:小黄狗守门失职,却推卸责任,陷害小花猫和兔妈妈,虽然得到肉骨头,却失去了两个好朋友。主人不能明察秋毫,断案不公,是不明智的。小花猫和兔妈妈很勇敢。霖宝说:大野猫和小黄狗是坏蛋。很高兴霖宝能听懂。
我下班时晓悦的“写的部分”作业做完了,我签了字。哄霖宝睡觉时我不小心睡着了,一小觉醒来,老公已检查完晓悦的语文背诵,并挑写了英语两个模块的单词。老公说有三分之一不是很熟,晓悦又背了背。
感谢晓悦霖宝的懂事,感谢老公的用心,感谢公公婆婆为爱我们而做的改变。感谢武校的金玉良言,感谢郑校为我们大源小学的努力、对孩子们的爱和对家长的鼓励!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