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上的那些事――用经典滋润孩子的心灵

近几天,突然发现孩子们都是那么的可爱,每每见到他们,总感觉有说不出的爽快。每当我走进教室不再因为震耳发聩的吵闹声而烦躁不安,尽管偶尔还有叽叽喳喳的声音钻入耳中;每当我走进教室,不再看到满地狼籍,尽管偶尔还会有个别的课桌底下有些许纸屑;每当我走进教室,不再看到几个调皮的捣蛋鬼蹿来跑去,尽管偶尔还会有少数的孩子拉拉扯扯。

孩子是喜欢热闹的,说说笑笑似乎天经地义,有时候打打闹闹也在情理之中,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应为第一要务。何为道?“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孝、悌、谨、信、仁都应属于道德范畴,懵懂孩童童心未泯,为父母、师长应时时教诲。现代生活环境对人类提出更高的要求,公共场合文明和谐,举手投足优雅得体,方为谦谦君子,比如随地吐痰,比如高声喧哗,比如随时吸烟 ,等等,都会招人厌烦。这些年来,我们被所谓一些高度文明的国家的不少文明人评头论足,指指点点,甚至“唇枪舌箭”的还少吗?

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学校教育首先应该是德育教育,即传“道”。 从事教育20多年来,我一直以为这才是为师之本。课堂上,需要告诉学生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还有良好习惯的养成,文明礼仪的教育。记得有一位大师说过,对于孩子来说成长比成才更重要。周一上午,我给孩子们网购的《论语》到货,下午的班会课上我以孔子和《论语》为切入点组织了一次“领悟古人智慧,争做德行好少年”的主题班会。从了解孔子和《论语》入手,我借助课件上的文字和图片,与孩子们一起学习孔子以及《论语》中阐述的人生智慧。当然孩子接受能力是有限的,但我相信,通过我的介绍他们起码是能够知道孔子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老师,是一位值得尊重的老师,是一位值得学习的榜样。我想能达到这种的效果我就成功了,首先他们会带着好奇、怀疑,或者是很崇拜的心理去诵读《论语》;再者,还有可能帮助孩子们找到一位学习的榜样,心中的偶像,或许就在诵读地过程中慢慢地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理想,这也正是我所期待的!

最后,我又强调了一些常规要求。班主任就是要不厌其烦,我所面对的是小学生,年龄的原因,犯错很正常。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们就像是刚刚栽种不久的一棵棵小树,关键是我们作为父母、师长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有时候,你对孩子的态度就有可能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我想说得是:老师们,静下心来吧,耐住性子,慢慢地做去。我相信只要人人都对我们的孩子献出一份爱心,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宝贝,你在家的时候,看到你的,没有在学习就会感觉你有诸多的不适。感觉是恨铁不成钢!而,偏偏你又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小家...
    简单相信珍惜阅读 228评论 0 0
  • 坚如磐石:坚:坚固,结实;磐:大石头。象大石头一样坚固。比喻不可动摇。出自古乐府《孔雀东南飞》:“磐石方且厚...
    寻核舍阅读 2,375评论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