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印象比较深的一件事,是同班的一个女生小A在毕业前夕结婚了。
她说她找到了真爱,所以还没有拿到毕业证就先领了结婚证。
更没想到的是,结婚不到两年又离婚了,而且她还带走了她的儿子。
我们问起离婚的原因,她说“婆媳关系严重不和”。
说起婆媳关系不和问题,这并不是个例,从古至今这都是一个非常普遍而严重的问题。
婆媳关系为什么不和?
大多数情况,并不是一方故意刁难另一方,相反,双方的出发点都是好的。
究其原因是:观念和看法不同。
比如,小A所举的真实例子:
周六小A放假睡了懒觉,婆婆说她太懒,耽误了孩子吃早饭,而小A认为婆婆起得早什么活都不干,连家里卫生都不打扫,吵了起来。
孩子有下午睡觉习惯,小A周日带孩子出去玩,下午回来太晚,孩子不困了,没有睡觉。婆婆认为小A没有时间观念,做事没有主次,既然约定好每天让孩子睡觉,就应该遵守,不能破坏孩子生物钟,会影响孩子长身体。小A认为睡不睡觉无所谓,故又吵了起来。
这些事情在大家眼里,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是,在婆媳关系里却是婆媳大战的导火索。
无论是婆媳双方的观念不同,还是看法不同,本质原因在于认知不同。
世间疾病,凡知起源,自得其治。
既然找到问题根源,从统一婆媳认知着手就能解决问题。
怎么做呢?
需要让婆媳双方懂得一个道理:
立场无对错,事实有真假
每个人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所说的观点都是对的,再怎么争辩都不会得出结果,只会变得更加偏激,升级矛盾。
但是,事情本身和造成的结果是真实存在的,任何人无须狡辩。
只要婆媳双方本着用事实说话,对于事实本身不狡辩,错了当即承认。这样以事实而不是以立场为依据处事方式,婆媳关系会越来越缓和。
注意一点,哪怕一方是好心做了坏事或者观点长远来看是好的,但只要是当时的结果是不好的,那就立即承认错误,不能解释和狡辩。
虽然,有的人很有远见,她的方法做事效率会更高,但是,若短期结果不好,也要虚心接受错误。因为,要以婆媳关系和睦为中心,其他都是次要的。
其实,达成一件事情,有很多种方法,只不过有的效率高,有的效率低,就算效率再低,最终也会达成,因此,不要担心委曲求全会耽误事情,只是慢了一点而已。
本着“立场无对错,事实有真假”,以事实为依据做事,婆媳慢慢磨合,彼此就会越来越了解对方,懂得对方,因为表面上是让步,事实结果却是自然的“以退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