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种容易感知的概念来解释另一种难以感知的概念,是一种很好的诠释方式,比如:知识就是力量。这是几百年前的至理名言,因为在当时,知识只是少部分精英人士能够获取的东西,而到如今的信息时代,获取知识不再那么难的时候,还把这句话奉为圭臬就有些不合时宜了。南桥的《知识不是力量》,从标题开始就强调了这一点。
这是一本关于美国教育体会的书,其中也有不少与国内教育比较的部分。有些和所处的环境以及经济背景有关,但更多的在于整个教育体系的出发点和文化基础。
比如工业化生产模式的大学教育:一批学生进来,老师灌输一些自认为必需的知识,然后学生学完,经过考试等方式进行质检验证后就成了教育的成品,开始投放市场。这曾是美国的教育模式,顺应了其大工业化的趋势。正因为发现了这个批量生产的模式引起了条块分割和过度专业化的毛病,不能解决日趋复杂,需要多种文化、多个专业相互协作才能解决的具体社会问题,才促成了美国教育的改革,而这种改革也和美国的信息化趋势密不可分。
回看中国的教育改革,一直跟着美国在走,于是就遭遇了“城里吃肉我们吃素,我们吃肉城里吃素”的现象。这背后有我们国家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影响,但更多的可能在于信息化的趋势较之于工业化带来的变化更为明显。当大趋势给了我们一个似乎能弯道超车的机会时,我们的教育作为重要的储备力量难道还得跟在先进者的背后吗?
这似乎是个很关键的问题,追溯到千年之前,作为最早发明了以考试筛选录用人才机制的国度,我们整体的文化似乎更善于顺应某些机制并在有限的范围内竞争,却未必有突破这个机制的勇气和意愿。
又比如一些习惯性的概念,在中美教育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巨大的差距:我们所说的家庭作业,多译为“homework” ,而同样的意思,美国小孩用“projects”。“work”是工作,是实用的技能,多半是给考试准备的,类似物理学上说的做功;而“projects”则是项目、任务,是有既定目标的。
这个词汇概念的区别已然非常清晰的区分了两种教育的根本:我们的是在做“别人的事”,符合“别人的要求和标准”,而美国的教育鼓励的是做“自己的事”,自己确认目标、要求、标准然后去达成的过程。我们的作业通常是“基于知识”(knowledge-based),而不是“基于问题”(problem-based),或者“基于现实项目”(project-based),这后两者才是学习的真正意义——不是知道了多少,而是在于选择,在于为某些目标的达成负责。
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能明白自己的选择并为之负责才是心智意义上的成熟,而这种训练在我们的传统教育里几乎没有。至今还有不少人认为学习是在学校的事,而不是自己一生所必须的一部分,大抵就是这种定义“别人的事”的惯性延续。我们缺的是一种培养“成年人”的氛围,迫切需要的是让更多人先学会“做自己”。而以作业为突破口,就是一种把纯粹的“在家操劳”(home-work)变成一个个“真实项目”(authentic
projects)的尝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问题和机会。这方面,南桥先生为大家打开了一扇窗,用自己实实在在的体会为对照,让我们这些读者能发现不同,改变,首先源于发现和认知,光就这么照了进来。
知识不是力量,甚至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不足以构成力量,真正能源源不断产生力量的是生命,是每个人不断学习和成长的愿望——这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的。教育是关乎于生命的,不是装满一桶水,而是去帮助那些可以生根发芽的种子破土而出,长成他们期望成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