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左右,应该是人生最迷茫的时光。很多时候,我们为工作和生活忙得团团转,却还是被焦虑打乱了节奏。静下心来,审视自己的内心,认清真正的自己,在努力中找到满足。生活不是压在我们身上的稻草,而是折射我们内心的镜子。
* 审核自己的目标,和自己和解
《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社会上此类毒鸡汤甚为流行,说白了就是制造焦虑、贩卖焦虑。用博眼球的观点来制造爆文。
被超越是常态,与其把目光聚焦于他人,不如好好审视自己:是否建立高效的工作方法,是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否具有和谐的家庭关系等才是我们应该关心的。
人生从来没有容易走的路,只有自己想走的路,人生的选择也从来没有好坏之分,没有人能预测结局看透未来,我们能做的只有过好当下,与自己达成和解。
* 盲目追求全能,追求斜杠青年
无论从事哪种工作,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是第一要务。不要成天眼好他人的成功,看见别人公众号赚钱就去学写作;看见别人摄影获奖了就赶紧去买单反;看见别人抖单火了就马上去拍视频。
技能这东西,可不是随便就有的,一万个小时定律才仅仅是基础。但大多数人只有三分钟热度,稍微学几天就觉得自己太辛苦了。
当然我不是反对去学习,去增值。但是一定要本职工作完成好的基础上,这样既能提供你物质的基础,也能带给你内心的自信。
如果一天花至少8小时的本职工作都做不下去,那下班后花两三小时的任何事儿,你做好的几率也非常小。
* 坚持运动健康,享受当前生活
这是大家最常走进的误区或者说是极端,因为焦虑,所以每天唉声叹气,无精打采,既没有好好锻炼,也给家人增添了许多烦恼。
以前我因为工作强度大,每天有做不完的工作,操不完的心,特别30岁以后,脾气差了很多,老婆和朋友相处都小心翼翼的,生怕产生矛盾。
自从调整生活状态,老婆去练瑜伽,我就去跑步,打球,健身,整个身心发生了巨大变化。多增加夫妻间的户外活动,多进行人生、职业的交流,焦虑感已荡然无存,取代的是满满的幸福感。
所以,比逼迫自己跟上时代更重要的,或许是找到自己真正内心想要的生活吧。
别人想要有许多许多钱,但你未必就真的需要;别人想要去环游世界,你也未必真的就喜欢到处奔波;别人家的小孩儿上了那么多培训班,你应该做的,也许只是问问自己的孩子,他真正喜欢的是什么?
没有什么样的人生是所谓好的人生的模板,最终是你自己喜欢就好。
那就不妨从今天开始,多多关照自己的内心吧。
当你找到了自己喜欢、并且也适合自己的节奏和生活,也许你会发现,焦虑感已经在一点一滴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