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这位胖文青

「矮大紧指北1」读后感

说道我对高晓松的观感应该同很多人都是不一样的,别人都是因为他的明星音乐人身份而去收看、收听他的节目。而我作为一个并不怎么热爱音乐的人,对高晓松的记忆还是小时候常在电视里听的《同桌的你》一类的“校园民谣”。

这种“无感”一直持续到我成为一名站在十字路口值勤的交警,为了让漫长又不能看手机屏幕的站岗生涯变得更有趣一点,我开始收听各类音频节目,而高晓松的《晓说》系列很快就成了我最爱的节目。

在收听《晓说》时我知道高晓松还有一档名为《矮大紧指北》的节目,不过因为它的时长同我值勤的时间太不重合,所以只在家中吃饭时三心二意的听过几期,同时感慨要是有文字版就好了。

想不到梦想的实现说来就来,当《矮大紧指北》以实体版的形式发售后我就第一时间入手了。

当我第一眼看到这第一本的副标题时就忍不住想吐槽一下,虽然我承认高晓松是个肚子里有货的人,但像他这样在屏幕前穿着短裤摇着扇子侃侃而谈的中年大叔,哪一点能和“文青”二字扯上关系——哪怕他的歌当年被许多文青喜欢。

而我正式开始阅读后,才发现高晓松还真不是完全吹牛,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风华”写人,后半部分“光影”写电影,两个部分讲述的都是文青们绕不开的人物和作品。

“风华”中的人物对许多文青而言,那些作家、导演、音乐人全部都是伴随着自己成长的青春符号,但对高晓松而言是一起成长的朋友和合作过的商业伙伴,看着高晓松讲述着自己与这些大名鼎鼎的的人物的交往过程还真是件蛮神奇的事情:

比如大学时代的徐静蕾因为黄磊长得帅就跟着同学总往人家宿舍跑,又顺带着让郑钧、老狼等喜欢漂亮姑娘的文艺青年们也往那里跑,最终把黄磊的宿舍变成了沙龙;再比如嫌弃朴树本名的比划太多强行给他改了名;和韩寒爆发了那场著名的骂战后居然越来越欣赏对方,开始想方设法的要和韩寒当朋友……

后面的“光影”部分大多讲述的都是2016到2018年引起广泛讨论的影视作品,但和那些一本正经的影评有很大的不同,属于高晓松以某部电影为开头,然后开始了《晓说》听众们都熟悉的满嘴跑火车模式。

其实我本人其实特别喜欢这种聊电影的方式,比如当他聊起我特别喜欢的电影《冷山》时,只是开头感叹了几句这部在当年算不上最优秀的作品,遇到今天这个只讲政治正确的好莱坞,就足以吊打现在的所有作品了。然后便是痛心疾首的指责好莱坞的虚伪至极,me too活动曝光出来的那些丑闻,他自己作为一个和好莱坞有过一些合作的外人都了解的一清二楚,而那些圈子里的人却一个个表现的震惊无比。

而在他聊《权力的游戏》时,还特别从自己的熟悉的音乐角度出发,给我们普及了一下电视音乐同电影音乐的不同,以及为什么电视剧通常不会特别制作精良的配乐,算是让我小小的涨了一些见识。

另外,要友情提示下:看到《三块广告牌》部分时要小心,别被一下子剧透了。

高晓松在书中说,作为文青,最重要的是得有作品,没有作品的文青,充其量只能叫文艺爱好者。这让常以文青自诩的我汗颜了许久,好吧,爱好者就爱好者吧,就让我用一颗文艺的心去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文青吧!

甜文 www.shupu.org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改变人们的习惯是非常昂贵的,设计此类问题的项目应该慎重考虑。 没有哪个广告主有能力支付教育人们使用维生素或杀菌剂的...
    向前Ahead阅读 3,372评论 0 0
  • 按照惯例期末考完大概一周之后返校,发成绩单,留假期作业。可这次考完试刚过一天,学校就要求孩子专门返校参加区三好的评...
    在路上的小龙阅读 903评论 0 3
  • Hi式复盘 Day 11/365 2019.01.24 【记录】 晚上回家路上听了复盘社群第二期的班会。特别有感触...
    AkidL阅读 984评论 0 0
  • 同伴,你是否在那茫茫人海之中, 在这繁忙的城市寻找你的梦? 走在这异乡而孤独的街道,你还好吗? 是否想找一份安心发...
    透纳先生阅读 1,696评论 0 0
  • 终有一天你将穿透黑夜看到星光
    沫小草阅读 1,22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