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注释】
▲季康子:季孙肥,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姬姓,季氏,名肥。谥康,史称“季康子”。
季康子事鲁哀公,哀公十一年,齐国入侵鲁国,叔孙氏、孟氏怨季氏专权,不肯听季康子的号令将齐人拦在国土之外。季康子任用孔子的弟子冉有,击退了齐人。同年,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浪十四年的孔子。哀公十六年,孔子卒。哀公二十七年,季康子卒。
▲政:即众人之事。本义是纠之使正,匡正。
▲正:端正,公平公正。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帅”同“率”。为政者率先垂范,正人先正己,谁敢不正呢?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为政之道。孔子回答说:“政即公平公正的处理众人之事,为政者端正自己的品行,做到率先垂范,谁敢不正呢?”
【学而思】
本章开始连续三章(12.17、12.18、12.19)意思相互贯通,都是“正人先正己”之意。
参读:
《颜渊篇》12.22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子路篇》13.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路篇》13.13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王仁爱,没有人会不仁;君王讲义,没有人会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