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说着一方人的方言。
各地有各地的方言,日日挂在人们嘴边;方言横穿古今,千百年流传不衰。纵然离家万里,也会是听者亲切,闻者流泪。方言藏在每个人心里,时常会想起,永不会忘记。
方言是家乡话的俗称,伴随着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是父亲母亲的耳提面命,是左邻右舍的家长里短,是村村寨寨的问候探询,是每一个游子走遍天涯海角,随身携带的一张丢不了的名片。
那日我读一篇文章,讲的是云南四川方言,读到云南方言“客哪呢?”(去哪里),以及四川方言”鬼迷日眼”(行为怪异)等方言,我突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这些话我太熟悉了,因为我从小到大,家乡的父老乡亲在街巷或村道上遇上,问候的第一句话就是:”客哪呀?” ,虽然最后面的那个字”呢”成了”呀”,但也是去哪里的意思。乡亲们形容那些看不惯的人,也好说看那个人”鬼迷日眼”的(有时也说鬼迷溜眼),就不是什么好东西。我的家乡和云南四川相隔那么远,两地的老百姓却说着同一种方言,你说这会让人产生多少美妙的联想?这中间会不会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我的家乡在山西阳泉,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村口有一座横跨东西两座山峰的高高的渡槽,那是全市人民赖以生存的娘子关水的必经运送通道。我们说的家乡话里,有许多方言可以追溯倒更远的宋元时期。比如当地方言中的”窟窿”(孔洞 ) ”过房”(过继)”不打紧”(不要紧)等等都是沿用古意。上面提到的本地方言”客哪呀?”(去哪里),也是古意。”客”名词活用做动词,引申为”做客”意。平定方言一度演变成”平定评说”(后改名为阳泉评说),在乡村舞台上表演诙谐幽默雅俗共赏,为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每年本地的春节晚会都是压轴大戏,为无数人带来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