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小白启示录(1)

记录从小白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希望能帮到还在迷茫期的小白们~


年初买的单向历已经撕掉三分之二,真切的感受到日子从手中悄悄溜走。站在个人Q3季度的尾巴上,回望今年的运营工作,总结出一些对于这份工作的思考。

01

近两年以网易为代表的刷屏H5层出不穷,各大分析师的分析不胜枚举,归根结底刷屏的背后是对人性的洞察,他们不断挖掘人性中的表达欲。

或是夸的你满心欢喜(平行世界的你);

或是唤醒你的情怀(守护稀有汉字);

或是满足你的个性表现欲(睡姿大比拼);

或是非常自然的帮你秀出平时秀起来会被认为装x的东西(支付宝账单)

......

通过种种方式来引诱出你分享的欲望,从而达到裂变目的。

02

答题测试类的活动往往参考以下四种心理学特征:

幸存者偏差:人们的注意力往往会集中在测试结果中说的对的地方;

巴纳姆效应:模棱两可的东西更加容易让人相信,并主动找到位置坐下去,即使这个位置不是与自己很合适;

不可证伪:对于预测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如果无法证明是绝对不可能发生事件,那便可以当作是真;

皮格马利翁效应:人们乐于享受来自外界的赞美,虽然这种赞美不是很符合自己,但却是个人对自我形象的期望;

03

刷屏虽好,但却不适用所有公司。刷屏H5的背后工作相当庞大,需要策划人员对人性的准确把握、需要消耗大量的设计与开发资源、需要有量级足够的流量来引爆活动、这些都具备后还在某种程度上依赖运气,这都是大多数中小型公司所不具备的条件。

中国每年有成千上万个H5产出,真正刷屏的又有几个?如此低的成功率可见一斑。

所以不要过度沉迷于这场“刷屏游戏”了,寻找适合自己的战场才是最重要的。

04

子弹短信火了,上线 7 天吸引了 54 家投资机构,并在 3 天内完成融资1. 5 亿元,当前激活用户400w。虽然个人觉得不过是场跟风游戏,昙花一现罢了,但是它如何达到“昙花一现”本身就是很值得去思考的东西。

很多运营做运营活动去拉新,所谓的爆款活动拉新也不过数十万级别,况且再厉害的运营也没办法保持款款皆爆款的输出,这时候不妨开阔下自己的思维,学会利用市场的力量,再结合活动达到最大效果。

比如鲜花公司在光棍节当天,在清晨地铁上的每个座位上都放了一束鲜花,还写了暖心的小卡片,为这个城市忙碌的人们送上温暖。鲜花只送给了几百人,但是基于事件会产生了大量积极的曝光,对运营数据大有裨益。

再比如新世相的“逃离北上广”,前30名到机场的人会免费收到一张飞往未知城市的机票。

活动参与的人数寥寥无几,但这区区几十人却引起了千千万万生活在北上广高压环境下的人们的共鸣,他们在网络上大量宣泄高压下的自己,不断将事件推向高潮。

有时候,要把时间用在思考如何制作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来,然后用它撬动地球。

05

8月17日58到家旗下短途货运平台“58速运”品牌升级为“快狗打车”,因此网友热议,先不考虑是否负面,先用负面刷屏然后再洗白的例子也不是没有,单看这件事本身,它火了。

06

有时候老板会提出些运营目标,总有些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操作难如登天的目标,这时候不要闷头执行,一定要陈述并让老板理解这件事的实操难度,这样如果完成了目标老板会对你大加赞扬,如果没完成老板也不会苛责太多,也就是俗称“管理老板预期”。

07

人性七宗罪:暴食、淫欲、贪婪、愤怒、懒惰、嫉妒、傲慢。做运营可以参考人性的原罪。

比如淫欲,即为性。性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社会再发达也只是拘束人们以合法的方式宣泄对性的渴望。

性,在社交产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早期的探探陌陌就是在不越界的前提下把握住了七宗罪中的“淫欲”,以此驱动用户的高速增长。

08

不要总是期望幸运之神能降临到自己身上,想中奖的前提是自己要具备参与抽奖的资格。工作同理,想有飞跃就要不断积累自身,先让自己拥有入场资格。

09

不要总是觉得领导傻,可能他看东西的视野比你更远更深更广。

10

产品需求归根结底是对人性的释放,千万不要为了“我觉得这项功能上线可以提升产品的某些数据”而做它,要学会做减法。

很多平台为了增强用户粘性做社区、做信息流。比如墨迹天气做资讯浏览页,Faceu做社交聊天,这些功能和产品本身关联度极低,看资讯我可以用各种专业的资讯平台,社交聊天我也可以下载应用超市里五花八门的社交APP,请给用户一个使用你们的理由。

相比之下,我觉得更应该关注上下游功能,比如墨迹天气关联共享雨伞,内容型社区小红书关联电商,添加功能一定要顺应产品主功能。

11

KPI只是个数字,不要过分沉迷,要从运营的根本目的出发,关注各层级用户比例或者内容调性是否科学,过分追求数据不顾产品健康状况只会把产品做垮。

12

抖音火了,很多人觉得只要长得好看,跟拍下正在火的小视频,然后等待幸运到来,推上热门,一夜爆红,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其实真的这么简单么?很多抖音网红背后都有庞大的运营团队,他们手握推广资源和广告资源,善于分析当下热点,不断揣摩观众观看喜好制作剧本,甚至要研究抖音的推荐算法,诸多付出才能打造出抖音中百万粉丝的网红。

13

今年流行起了Growth Hacker(增长黑客),提倡轻装上阵,小步快跑。

其实运营工作中,很多都可以用最小化可行性模型去做,比如有些测试答题类活动可以用微信公众号构建雏形,验证是否具备可行性,进而不断尝试然后优化迭代出最佳版本,投入更多资源去做,这样会大大节省公司资源。

14

试着和业务线相关的同事搞好关系能加速你的需求完成。


作者:小黄鸭

本文原创发布于简书。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