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军老师给我打来电话,我们聊起绘画的艺术、以及各种艺术流派、和现代艺术令人堪忧的现状。他在创作我的肖像时做了手法上的调整。这既是出于周小军老师深厚的艺术功底,大概也受到我们平常对话的一些影响。
我问他:“为什么很多油画家总是画那些看起来无比肤浅与苍白的青年女子的画像?一张看起来十分呆板的面孔上长着空洞无神的双眼,而人们竟然认为那是美丽。动不动就拍出几千万的天价。”
他说:“因为他们只会这么画,他们的境界只到这里。中国的油画家中很少有人敢画大幅的风景画。更没有画家敢画一幅画上描绘几百个人物画像的大型油画。米开朗基罗的一幅画的最大容量也才画了四百多个人物。”
而我知道,周小军在《格萨尔王》这幅作品中画上了五百多个清晰可见的人物。他说现代艺术走入了一个误区。中国的油画水平比西方落后几百年。离谱到完全摸不着边,纯粹像一幅装饰品,而不是艺术品。艺术的最高境界永远是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
我忽然想起最近看到的几篇关于某几位知名艺术家的媒体报道,于是不由慨叹道:“现在国内的一些人物油画,写实到看起来像一张照片。但是我认为在成像技术、摄影艺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这样的油画其实没有大多的意义。若一定要画,画一幅证明自己的油画技术已经足以。但是如果一幅又一幅地画,并且没有一丝一毫地创造,而只是看着照片模仿着画出一模一样的人物,我认为这不应该叫油画艺术,而只能叫油画技术。并且很可能这种技术还借助了其他的辅助手段。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人们为什么会去欣赏这样的艺术?是因为大多数中国人到目前为止还停留在像不像真的这样的欣赏水平吗?”
与面对面的对话不同,这种聊天常常海阔天阔。有时我们为了自己脑海里突然崩出的一个奇特的想法而彼此打断,而又共同兴奋。
关于艺术的话题正讨论的激烈,周小军老师突然对我说:“我要为你做一个雕塑。你不知道吧,我还会做雕塑,但是已经好多年没做了。我会为你雕出一尊最美的肖像。虽然你没有像最美的明星那么漂亮,但是你有一双深邃的思想者的眼睛”
那一刻,有一种深深的感动,以及莫名的欣喜若狂。并不是说我特别渴望有人为自己作一尊塑像,而是有这样一位了不起的艺术家愿意为我而重拾多年不再碰手的雕塑艺术。
“我相信。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在很多方面都是相通的。我期待着。”
紧接着又听他对我说:“有一天,这尊雕像会放在你的墓碑上。我相信,很多人会从世界各地来到中国,来瞻仰你。那时,你以雕塑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所以,我要用雕塑留住你最美的样子。”
我一点也没有为周小军老师说要为我做个墓碑上的雕塑而感到意外。因为在我与他的对话中几次提到人生的无常。所以我也笑着和他说道:“那真是太好了。我也准备为您写一篇短文感谢您。这篇短文将来就是您的墓志铭。您可以提前请人刻到石碑上,先放在那儿。”
在一阵沉默之后,俩人几乎同时笑了起来笑。好像将自己的后事都安排好了,突然间一身轻松。觉得死也不过如此。
一年前的今天,我的一位亲人不告而别。没有给任何人留下哪怕半句遗言。从那以后,我总觉得活着要常常想想死后。尽管我觉得自己是不会死的。但死是难免的,不是吗?
如同周小军的这幅《捕鱼的渔夫》,来到这个世间,也许我们都是那个捕鱼的渔夫,每天出门辛苦地捕鱼。捕些鱼,自己吃。还有多余的鱼,就卖给别人吃。又用卖鱼得来的钱补做生活其他的用途。无论一生捕了多少鱼,等走的时候,谁也不比谁带走更多。可是在世时,若是多捕到些鱼,一定是开心的。我们在世,不就是为了开心吗?那么我们又何苦为了那没有捕到的鱼而伤心呢?人要想通一些,才不会什么都想要。才不会让自己活得那么累。
难道不是吗,我们活着,所做的一切,最终都是为了留给这个世界,而不是自己带走。周小军老师储存了几百幅珍贵的油画,而自己却过着简朴的生活。我并不比他更好。甚至某种程度上,我比他更加艰难。只是我更会安排自己的生活,能将自己照顾得井井有条。使得我的生活在外人看来,优雅而富足。而他的生活看起来却十分潦倒。这就是一个独居的女人与一个独居的男人的差别。在同样都是一个人生活的情况下,女人总有能力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一丝不苟。而男人就没那么幸运了。
我们俩个纯粹是精神上的朋友,我不知道他住哪儿,他也不知道我住哪儿。生活上,我们没有任何交叉。但是在精神上,我们近乎每天都在做着共同的事情。譬如每天的一幅画,一篇文章。他说,有人告诉他,一百幅作品加上一百篇文章就可以出成书了。我说我们不是为出书而出书,我们是要出一本全世界都绝无仅有的书,那是一本人们捧在手里爱不释手看得津津有味的关于艺术欣赏的书。很多艺术评论家的评论永远只停留在艺术鉴赏上。但是如果艺术不与欣赏者的生活发生关系,艺术仅仅只是挂在墙上的艺术,那么艺术就失去了它最重要的意义。艺术是为人而生的,是为生活而生,绘画艺术是用来挂在活生生的家中为生活添彩、被主人欣赏的,而不是藏在仓库里用来炒作的。我反对任何炒作的艺术。我欣赏那些家中挂着画,主人每天看着它就心生欢喜并给人带来启迪与沉思的绘画作品。这才是艺术的价值所在。而不是这幅画值多少钱。我们的这部绘画作品与艺术欣赏随笔集就是这样的。这部书应该被全世界每个图书馆与艺术博物馆收藏。它一定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听我说完,周小军说:“好,那就放上三百幅。”
“好,三生万物,百为满分。我们要做就要做得完美。做得生生不息。即使我们不在了,这部书还在。还有后人在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