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有什么书对我的影响最大,应当是这本薄薄的《富兰克林自传》。
跟伟大的人一起交朋友,不仅道德品质优异,而且内心宁静,这就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他是从英格兰到美国的一个移民,出身很卑微,但是他的人生却很传奇。教育经历出奇的短,八岁时语法学校只读了一年级,之后人生完全自学,完成了独立宣言的撰稿者。十岁的时候,他做了一个肥皂工人,他讨厌做这个。最喜欢读书,游泳和划船。非常遗憾的是他的人生没有合适的书读,因为家里条件特别的苦,爸爸妈妈就希望他去学一门手工艺,让他动手去做做工具,他的父亲只是一位普通的工匠,想儿子继承他的事业做一个蜡烛工匠。可是富兰克林从小就梦想去行海,遭到否认。他早上借书,晚上读。因为晚上才有时间去读,早上就归还人家的书,他有一个朋友叫马修亚,丹斯家里有很多藏书,比如像诗歌《民谣灯塔的悲剧》《水手之歌》,可是在他人生当中,他印象最深的一本书班扬的叫《天路历程》。通过印刷业,他不断的去自己创业,虽然工作辛苦,但他极其热爱文字,自己学会写诗,在报纸上发表些文章,他极其睿智,极其勤劳,所以在事业上也慢慢地获得了成功。
在法兰克福自传的里面,我摘抄了一些自己喜欢的句子,觉得无论什么时候看都可以勉励在茫然中的人。
学不能致用,犹如一头背着书的牛马,正如蠢驴不知他背上背的是柴还是书。
所有的追求只是没有人能夺走它,向知识投资收益是最佳的,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失足可以弥补失言,却永远无法弥补。我们在享受他人发明给我们带来的很大利益,我们也应该乐于用自己的发明去服务他人。图书馆是我有永恒的筵席,并增进了我的知识,每天我愿意停留在里面1到2个钟头,用这个办法可以弥补弥补我失掉的高等教育。这句话给我的反思最大,对于学习来说,我并不擅长,以至于经常去名校听一些讲座。我知道和别人相比自己的历程有太多的遗憾,非名校毕业没出去看过世界,没有流利的语言,没有批判思维与逻辑思考,也看不懂资深的论文和文献。但这些过去的阴影和遗憾并不能造就人的沉沦与放弃,接下来的日子,也同样得像大学研究生和博士阶段一样付出同等的努力,我虽然没有学历,但对于知识的渴望,对世界的好奇,对人类共同命运,生活的意义的一些思考,也让我觉得殊途同归。本杰明富兰克林是我人生最大的偶像,他和我们一样,有着共同的命运去抗争,他之前说过的一句话,一直影响着我:做你值得写的事,写一些你值得做的事。自传当中他一直谦虚,用十三戒律来督促自己的行为准则,认真乐观,又把有想法的过自己的人生,他说现如果人生可以重来的话,他会去掉一些错误,少走一些弯路,我也是,有着同感,我最大的问题是,自己学,不知道怎么去应用,如遇笨的驴背上重重地书籍,依然觉得他是柴。没有将它进行发明也没有创造,也没有改变我们身边的人,我喜欢出去旅行,但是我旅行总是变成半衰期特别短的事,我的信息我的旅行的感受不能很好地分享给别人。教过书,但是教下来也效果也并不好。我总是自认为自己读书多,在人面前高傲不谦虚,不过现在慢慢有所收敛。
有些兴趣我和他一样:爱读书,思考写作,我将思考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日常活动,无论是一群人还是一个人的时候,都爱在脑子里走马场一样思索,如何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如何实现自己人生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