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有一段神奇故事,说铁掌帮掌门裘千仞的妹妹裘千尺被其丈夫——绝情谷谷主公孙止推下地穴石洞,竟然没死,在地穴石洞中艰苦生存了10年,练就了“枣核钉”的功夫,杨过和公孙绿萼见到她时已与野兽无异。
这样的地穴石洞你见过吗?想不想去看看。据2005年的考古发现,在朝阳市龙城区边杖子镇朱杖子村北山就有一处这样的地穴石洞,它位于马山前二级台地——最西端的小山的中部,是2005年7月该村开山采石时发现,地穴口距山顶地面约50米,洞穴内面积约500平方米,洞顶距地面约6米,洞内有几块巨石,将洞穴分成几部分,东面、南面的洞壁上有奇形怪状的钟乳石,洞内多处可见“碳黑”遗迹,专家说,这么多处“炭黑”非常值得研究,到底是自然化学反应形成的,还是有有人类活动,生火留下的?洞穴内有大量鸟类化石,也有大量哺乳动物化石——野马、兔、鬣狗、虎等,特别是有许多已经灭绝的转角羚羊的化石。专家说,根据动物种群特点和石化程度分析,马山地穴石洞距今5万年左右,动物化石非常完整,在辽宁乃至东北地区也是极为罕见的。
野外探寻并非易事,首先要在网上搜索当年披露的信息资料,了解大致位置,然后根据地图标识几个点,最后在当地咨询村民,寻找上山路线(现在新冠肺炎高发时期,路上见不到几个村民,也不好意思打扰,只能自己一个一个山包去看)。现在的山不像以前了,都封山,有铁丝网,很少有人去,原有的小路也都布满了荆条,很难走的,往往弄一身尘土,一鞋底的荆条籽。为了不让别人看到我“衰(sui)”的样子,也不想让别人跟着受罪,所以探索的时候我都一个人去。
这次探寻之旅有两条路可走,走大路“锦赤线”,到边杖子后,经去电厂的路,到高架桥下左转,进入“边林线”直达朱杖子村,在朱杖子村委会门前右测岔路进入北山组。走小路,从西大营子大桥东右边岔路进入“朝巴线”,经杨树行子、郝家窑村、下扣花林、上扣花林,进入“边林线”到达朱杖子村。从没走过小路,这次正好了解一下。
把车停在北山组,顺着水泥路到达尽头,几户废弃的房屋凌乱不堪,门前的小路就可上山了。今天的东北风很大,那就从最北边的山包寻找吧,这样可以顺着风走,不至于太冷。三个山包,最东端的山包下是火车道,越过火车道根本看不到路,那就随意向上走吧,反正山也不高,就是荆条太密,弄得满鞋里都是荆条籽,硌脚啊!山顶的风好大,岩石都是立茬的,这就很容易解释溶洞的形成了。终于在第二个山包看到了两处采石场,应该就在这里了。这里的地势很有意思哎,北面是高大的马山(慕容俊杀冉闵的地方),马山与二级台地的两个小山之间是厚重的土台洼地,二级台地的这两个小山就像两扇大门,马山及土台洼地形成的雨水就从门口流出。东面的采石场没有洞穴迹象;中间的台地上有几处人家的坟地,坟地的东侧有个突出的沙包,似乎有可能,走近一看,并不是,到处是废弃的砖瓦,这里以前可能开过石灰厂,或许是废弃砖窑。现在看来,只有西边的采石场有石洞了。来到西边采石场,这里挖的好险峻啊!基本是直上直下的,根本没有洞穴的样子。突然一支肥胖的野兔从斜坡的岩石后窜出,飞奔爬上采石场上缘。除了这里,再没有别的地方了,我也上去看看吧!野兔走的路线太陡了,流石也会很危险,我还是从采石场的边缘有松树的地方上去比较好。到了采石场的顶部,岩石上挂了一块牌子“此处危险,严禁攀爬”。很奇怪的感觉呢,荒无人烟的地方,何必挂一块牌子,如果没事,谁去牌子下那么陡的地方?远处看看不就行了。不对,岩石下有棵榆树,榆树后面是水泥砌的石墙,还加了钢筋。你不继续开采石头,却在此砌墙?什么鬼?再看水泥砌的石壁上边,水流形成的黑色痕迹,与其他地方不同,就是十五年,也不至于此,其他地方也十五年了,并不黑啊。只能说明这里就是石洞,现在保护起来了,等待以后开发。继续上山,来到石洞对应的顶部,可以看到,这是个斜坡,如果下雨,上面的水流汇集到此流入地下,积年累月形成溶洞。
最后告诫,此地已保护,请别有用心的人远离,不要来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