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一角,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交流着周末见闻,只有小辉默默的玩着奥特曼卡片,这种卡片是六七岁孩子的最爱,他一个初一的孩子怎么还在玩?难道……
我一向不喜欢把孩子往坏的方面想,但他的表现让我不得不乱想。早读课上,小辉的双唇紧闭,嘴角下滑,一副苦海仇深的样子。我有点生气,但马上调整状态,微笑着问:“小辉,能读出声音来吗?”
他木然的对我摇摇头,继续他的沉默之旅。只能单独沟通了,下课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轻轻抚摸着他的肩膀,让他坐下,用关切的眼神凝望着他:“为什么不读出声音呢?”他用笔在纸上与我交流:“老师,我自闭了。”我“噗嗤”一声笑了:“说自闭的人肯定没有自闭,就像说自己喝醉了的人肯定没醉一样。”我挥挥手让他离开:这孩子在家里是怎么回事呢?
周六下午,我拨通了小辉家长的电话,用善意的谎言告诉他:学校要求班主任对每个孩子进行家访,我顺路要去他家看一看。
到了他家,整体较干净,但不和谐的是乱糟糟的一摞书摆在茶几上。放眼望去,厨房桌子上洗干净的碗筷放在一个盆里。不知是妈妈没时间收拾,还是家里没有碗柜,可他爸爸是木匠呢!
小辉爸爸热情地给我递上茶水,开始诉苦:“我辛苦挣钱在城里买了房子,就想给他好的学习环境。家里任何事也不要他做,买衣服最差的也是360,就希望他好好学,可孩子不争气,成绩老上不去。”我不敢说孩子“自闭”了,只表扬他写字漂亮,在学校的守纪律。辉爸面色带愁容:他除了打游戏时与弟弟交流,其余时间都不说话,只用摇头点头表明自己的意见。”我明白了,孩子现在状况与家长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只要学习不要求劳动,怎么能教育好一个孩子呢?殊不知,劳动有育人、益智之功效,如果一家人能在一起其乐融融的劳动,对改变孩子的心态大有作用。
改变和孩子和家长有观念需要契机,这个契机需要等待。
回到学校,我注意观察小辉的表现,与他对视时,我都会嘴角上扬面露微笑。下午放学,教室里空荡荡的没有关灯,我想顺道过去关一下,仰头突然发现一个身影,高高的、胖胖的,站在窗台上(底楼)拿毛巾仔细地擦拭着玻璃。旁边的玻璃被擦拭得明亮如镜。一股暖流涌过心底,这孩子真可爱。我连忙拿出相机抓拍下这美好瞬间,轻轻告诉小辉:“你真能干,把玻璃擦得这样亮,注意安全哦!”他朝我笑笑,那上扬的嘴角正是我一直所期盼的。我赶紧把照片发到班级群,并配上相应说明和点赞文字。
班级值日时,一位有心的老师抓拍到他吊着绷带,用一只手拉垃圾桶的情景,并把照片发到了学校群,我连忙下下来发到家长群,大肆表扬了一番,和家长交流的时机来了,我拨通了他爸爸的电话。电话那头很激动,不停的感谢着我对孩子的关注,我告诉小辉爸爸:“小辉其实很会劳动,如果在家里能分担一些家务,如爸爸做菜,妈妈和小辉一起择菜,周末一家人一起搞大扫除,孩子一定会在劳动中感受到家庭的快乐,乐意和家长交流。他在劳动中体验到生活的不易,说不定他会喜欢上读书呢!”电话那头,我听到了哽咽声:“老师,谢谢您的提醒,今天晚上我们就一起洗碗。”
第2天早读,我特意留心了小辉的表现,他虽然读得不大声,但能张嘴了,我悄悄的向他竖起大拇指。又一天语文课,我特意让火车开过他的位置,(以前为照顾他的情绪,我的火车都是绕着他开)该他回答问题了,他自信的站起来,响亮的回答了问题,同学们都不约而同的用掌声对他进行鼓励,他脸色微红,面带得意,稳重地坐下。
周末,接到了小辉爸爸的电话,他说:“他们一家一起劳动一周了,小辉开始和父母说笑,作业完成的也比以前认真了……”
劳动改变了孩子的心态,家访改变了家庭的氛围。只要留心观察,用心沟通,一定能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