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托12天,已平稳过渡,如果没有意外,我的小孩将从此开启长达二十余年的集体生活,她与老师同学相处的时间自此将越来越多的超过我和她的父亲。这里写下第一份入学经验总结:
一、提前准备
不满两岁我就开始给她做心里建设,让她知道有一天她会去幼儿园,那里有老师有同学,爸爸妈妈都不在,需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心情好的时候就跟她聊,所以她把那段幼儿园描述背得滚瓜烂熟。我最开始选的那个托班,提前了两周报名,在那两周时间里,下午没事我就带她去玩,按我的设想,她先熟悉环境,这样再适应就会更为容易。(阴错阳差临时换到了青草地,这里她只来过一次。)
比起孩子的心理建设,大人心里的坎可能更难过。王老师就表示舍不得送,理由是我们辛辛苦苦熬过了最难带的阶段,眼下孩子正好玩,送走太可惜。这当然不是理由,孩子又不是玩具。更多的父母是害怕孩子受罪,看不得孩子痛哭等,尤其在今天这个虐童事件总是让人触目惊心的大环境下,父母的担心又多了几分。我非常庆幸遇到了徐医生,跟她学习这么久,对于亲子关系的理解深入了很多。稳定的情感支持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然而这块基石并不完全由时间堆砌。对芊目前的状况来说,语言表达流畅,自主能力和独立意识都很强,而且正处于社交意识萌芽阶段,把她送到一个安全稳定有秩序的集体环境,恰恰是顺应了孩子成长的需要。我要做的,是给她时间让她确信,妈妈没有离开她,我们只是换种方式相处,她的生活是更为丰富和快乐的,因此,我送得有点理所当然。
当然,除了心理准备,也需要对孩子进行一些实质的引导。比如,孩子的作息要规律,尽量向幼儿园作息靠拢;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一些基本的需求要会说;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虽然这么小的孩子,完全自理是不可能的,但像吃饭睡觉这些都在能力范围内,还是可以锻炼的。说一个小细节,芊是众所周知的睡渣,之前为了让她更容易午睡,我们卧室窗户全都贴得严严实实,即使是中午关了门窗也是伸手不见五指,后来考虑到她上幼儿园不可能有这样的环境,在去年冬天,我就把窗户纸撕了,有时候还尽可能让卧室亮一点,培养她在这样的环境午睡的能力。现在她的托班午睡,老师说都比较容易,基本没有什么障碍。
二 选择幼儿园(托班)
其实我一直都觉得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个然并卵的话题。像我们的情况,只能就近选择最好的,没有其他可说的。不过这次托班还是让我吸取了经验。虽然之前那个机构口碑也是不错,但和青草地比起来,还是差了一大截,青草地的常园长是早教专家,中科院儿童心理学硕士,还有诸多我记不住的头衔,总之是个牛人。他们用的蒙氏的教具(不得不承认,蒙氏教具真的很棒)糅合了其他课程,老师们在常园长带领下,非常的专业而有耐心,芊是个从小都不喜欢跟陌生人亲近的孩子,但是在短短两天后,她愿意分别时拥抱志艺,在十余天后称自己为志艺宝贝,实属不易。而且,这边价格还更有优势。我当时根本没有考察周边,就听同事介绍了那一个就直接报名了,搞得后来又退费。这个以后要引以为戒。
当然,青草地的缺点就是缺少户外活动场地,所以她们会安排每周有一次外出,比如周围的公园,我现在下午接上她也会带去公园玩一会再回家,弥补户外活动不足这一劣势。这里特别感谢她静姨,如果不是她,我们就遇不到青草地了,因缘际会,且归结为芊哥人品爆发吧。
三 送托
按托班要求给孩子的东西提前准备好。如果东西比较多,最好提前拿过去,而不要等到当天早上再拿。因为东西如果多的话,交接会比较麻烦,而在送托最开始的一段时间,要快刀斩乱麻。
所谓快刀斩乱麻,就是在到了幼儿园的时候,简单跟孩子告别,态度温柔而坚定,把ta交给老师以后,不要拖泥带水,转身就走,切忌一步三回头。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够坚强独立,而是大人不够利落。不是孩子没长大,而是大人舍不下。
每天重复这样的流程,多数孩子很快就会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也会知道,外面的世界可比妈妈精彩多了。从最初ta望着你坚定的背影嚎啕大哭至你看着ta欢快的背影五味杂陈,时间并不会太久。
四 和老师沟通
虽然我只做了十几天的家长,却已经当了十几年的老师,这里写的与其说是家长的经验,不如说是老师的看法。
第一:主动真诚,不卑不亢。如果认为我交了钱,你就理所当然的该把我孩子看好,抱着“上帝”心态,那你的孩子,就是商品。如果老担心我会不会太麻烦老师,老师会不会不耐烦,所以没啥事我就不去“招惹”老师了吧。一般情况下,只要你的孩子没啥大问题,老师都不会主动找你,当前的大环境,很多老师出于各种原因,对家长抱持的是敬而远之的态度,所以孩子的一些小情况,家长也难以第一时间掌握。
因此,首先需要把态度摆正,主动积极的和老师沟通,及时向老师反馈孩子的情况,这样老师也会把孩子的情况告诉你。比如,之前在芊上了几天幼儿园回来的晚上,她跟我说志艺在忙,有个老婆婆抱了她。这让我觉得好奇,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于是我就及时给老师反馈,询问情况,得到的答案这个老婆婆是托班的保洁阿姨,后来我也见到了,很和蔼朴实的奶奶。
下来,王老师说我:你这样问不是责怪人家老师看孩子不及时吗?
你看,成人的世界就是这样复杂。
我问的原因一是好奇,二是想印证孩子的记忆力是否靠谱,丝毫没有要责怪老师的意思
当下这个大环境,无论是幼儿家长还是老师,都会变得异常敏感,这样的敏感,让我们做一些原本非常正常的事情的时候会思虑过多。但只要我们能做到态度真诚,就事论事,相信双方都能得到理解和支持。
第二:把孩子交出去,就是把信任交出去。大环境不好,家校之间都缺乏信任。家长不信任老师,害怕受虐待,被歧视。老师也同样不信任家长,害怕家长小题大做,吹毛求疵。缺乏信任的关系承担恶果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你的孩子。所以,这种关系修正,责任也只在身为家长你身上。举个栗子。在芊的托班群里,老师每天都会发孩子当天工作的照片。平时老师发了,都没人吭声。有一天有了回复,一位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怎么老是在做同样的工作,都做了一个月了,老师也该让孩子换换工作了,言语里有一些抱怨的成分。在我看来,这位家长的处理就欠妥。对孩子的情况提出疑问,这是每位家长应有的权利和态度。但是,这个问题完全应该私下问,而不是公开在群里。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你可以提出疑问,在得到老师解释之前,不要自作主张的给出解决方案,这会让老师觉得你在质疑她的专业能力。
信任,不是指的我们就不要提出任何问题,把孩子交给老师就万事大吉了。而是相信老师和我们一样,是关心爱护孩子的,当我们有问题的时候,用合理的方式提出来,商议出更为适合孩子的方法。
切忌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孩子在学校的行为,动不动和社会上的负面新闻联系在一起,疑人偷斧这种事情,坏处只多不少。
第三:言语得当,进退有度。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语言的威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厉害。盛气凌人的“上帝”语言,让人反感,“老师你都对”的恭维,也一样让人不舒服。基于真诚的家长语言,需要包含尊重,信任,理解,体谅和感谢,老师才会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切忌,你对老师的态度,就是孩子对老师的态度,而孩子对老师的态度,直接影响老师对孩子的态度。你是这段关系的起点,孩子是这段关系最终的承担者,结果好与坏,你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