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漫漫,无心睡眠,翻阅了自己过去发过的空间,发现了这样一个状况:最初的状态是喜怒哀乐表于文字,管他好的坏的,喜的哀的,全都灌进了自己的空间;后来,那些消极的、否定的,都被剔除了,只留下了那些阳光的、向上的茕茕孑立,以及一些无关心情的分享的信息形影相吊;再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人最经不住的就是这世间的沧海桑田,却又最刻意地去感受这世间的惊鸿巨变。
最早的一条要追溯到五年前,五年前的那个少年,十五岁,一边是对未来满脑子的憧憬,另一边是对现状满眼眶的迷茫。那时候对世界的认知状态是这样的——这个世界是精神的,而这个精神的中心是自己,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都是可以以自己的意志转移的。明了地说就是这个世界我最大、老子天下第一,完全可以给这个少年贴一个唯心主义者的标签。所以那个阶段的状态也会是那样的多元,因为这个世界中心的一切一定要让这个世界知道,理所当然地包括了他的喜怒哀乐。
由多元变单调,同样得从对世界的认识说起。
沧海桑田是世间,惊鸿巨变无少年。
这个世界,永恒不变就是变。于是,后来的某年某月某天,某地某人某事,使得少年不再。
有点类似与禅宗的顿悟,某件事之后,他意识到这个世界是互动的,老子并不是天下第一,也不是天下第二,不知道该排在多少。因为此刻他的世界,不再是只有他自己了,还有来来往往的路人,路人世界里的他,也是路人。
世界从此互动了起来,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然后,社会就产生了。在这个社会里,人必须把自己的一部分权利让渡出去从而产生能让整个社会良性运行的秩序,从此就有了义务的代名词——责任。
毫无疑问,当初的少年因为一些事让渡了自己的某种权利,负起了某种责任。从此,空间里的内容不再丰富。
可是再到后来为什么就没有后来了呢?
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的:从不停歇的对这个世界进行探索,提高认知范围。按照这个路线走下去的结果就是——这个世界不是精神的,是物质的。因为很多东西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不存在心静自然凉的状态,冷和热只是自己主观的感受,不会随心境改变的是温度。后来就有了这么一个逻辑:
1.有不好的事发生了→你能解决吗?→不能→那你担心什么?
2.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了→你能解决吗?→能→那你担心什么?
这种逻辑换成了好事发生了也一样。
看似空间空空如也,实际上是人的一种状态的表现。可以说是成长,但既不是坚强,更不是伪装。仅仅是一个由关心则乱到顺其自然的变化。
用两首诗来表示这种变化最为贴切:
身似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尘,莫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向来无一物,何谓惹尘埃。
世界永恒不变的,是变化本身。但是,愿历尽沧海桑田,少年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