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很火的日剧,名为《东京女子图鉴》,每集只有20分钟,共11集。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便看完了一个女人从20岁到40岁的人生经历。
绫是一个来自于日本秋田县的女生,这是一个从东京坐新干线需要3小时50分钟才能到达的小地方。而她,则向往着东京的生活。
第一段进阶之旅 - 从秋田到东京
绫在东京一家时装公司找到了一份文员职务,那时的她穿着土气,发型奇怪。
她租住在三茶,东京的非繁华街区,但很有生活气息。
绫很快就有了一个住在同街区、且是同乡的男友,同乡意味着共同的成长环境和话题,同街区意味着阶级和消费水平相当。在无依无靠的大城市里,拥有这样一份小小的幸福给她带来了许多的温暖。
然而随着绫在工作上的晋升,两人关系中的平衡开始被打破。
在某天清晨,绫忽然意识到,身边躺着的这个男人能给自己的只是普通幸福,而普通幸福则是随处可见,在她的家乡也有。如果是这样的话,她为何要来东京呢?
第二段进阶之旅 - 惠比寿的富二代
分手后,她就开始了联谊。
联谊中她遇到了一位居住在惠比寿的男人,家境阔绰,名校毕业,而她自己也从三茶搬去了高大上的惠比寿。即使男友声称不婚,她也欣然接受,然后期待的就是去Joel Robuchon米其林餐厅的生日约会。结果,她不但被放了鸽子,同时也了解到原来男友已有了未婚妻。
在这个阶段,她开始花费6万日元为自己购买精致内衣,成为了“在任何时候脱掉衣服都不会露怯的女人。”爱情虽失意,然而她却由小公司的品牌经理晋升为了GUCCI的经理,事业发展顺利。
第三段进阶之旅 - 银座幻灭的梦
在GUCCI工作后,她遇到了一位气度不俗、品味高雅的大叔。他说“除了婚姻,我什么都可以给你。作为交换,我会教你奢侈的享受最顶尖的事物。” 于是跟着他,她经常出入顶级餐厅、将各种奢侈品不断收入囊中。
绫想“这简直就是坐着自动扶梯迅速向上。”
直到有一天与闺蜜们聚会,她们谈论的话题都是孩子和二胎时,她才意识到自己已经33岁,不能再这么没名没份的过下去了。于是她想要通过分手来逼婚大叔,结果以失败告终。
第四段进阶之旅 - 丰洲的高级公寓
银座之梦幻灭后,她开始了脚踏实地的找老公之旅。而她的选人标准是:30来岁、年薪千万、身高175。
于是,她终于如愿的嫁了,嫁给了一位有着位于东京湾岸线上的高端人士聚集区高级公寓的其貌不扬的男人。
嫁了之后才发现,两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差别巨大,感觉每天的对话都像是一种忍耐。
绫与他分居了,随后不久男人就出轨了,于是两人离婚了。
第五段进阶之旅 - 永远也无法泯灭的欲望
绫离开了丰洲的高级公寓,住进了代代木上原。代代木上原是涉谷区的高档住宅区,环境优雅。
同时,她一面跟小鲜肉交往,一面跟港区的男人交往。谁知前者是个吃软饭的,后者则只愿将她当作情妇。
而后,绫逃回故乡,复又返回东京,兜兜转转到四十岁时与男闺蜜搭伙过起了日子,自以为明了了普通的幸福才是当下所求,却在某时某刻被一个擦肩而过再度撩起了内心的欲望。
总结:这是一个从小城市到大都市的女人不断进阶的人生历程,在这个历程中,我看到不仅是不断进阶的人生,更多的则是她越到后来越无处安放的困惑。而这一切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如下便是我对于绫人生历程的三点思考,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一)你是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还是为满足羡慕而奋斗?
绫的东京进阶之旅是从一本时尚杂志上的一段文字开始的,圆满人生的必需品被定义成了这样一段话“东宝影院的夜场电影、预约不上的餐厅、做代理商的男友、有意义的工作、六本木之丘、两日一夜的箱根之旅、海瑞温斯顿的婚戒、幸福的结婚。”
而在她后来的每一段进阶之旅中,她都是抱着“想拥有与别人一样的”的想法在奋斗着。
羡慕是什么?羡慕是因喜爱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优越条件等而希望自己也有。羡慕是自己没有而别人有的,理想是不论别人有还是没有,只要确定是自己真正想要的,都想要去实现的。羡慕自然是永远都无法被满足的,因为在这世间,永远都有别人有而你没有的东西。
一开始,绫羡慕同公司里做品牌经理的女生,后来她成为了她;接下来,她羡慕富人的生活,于是交往了住在惠比寿的富二代;接下来,她想要拥有更多顶级享受,于是做了大叔的情妇;再后来,她羡慕闺蜜们结了婚的生活,于是嫁了人。
在这部片子中,绫始终未能成功进阶上流社会,其实就算她最终进阶了又能如何?因为人总是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去比较,一旦跻身上流社会,她肯定不会再满足于与之前闺蜜的比较了,她一定又会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到其他名媛身上,去羡慕,然后再想办法去获得。
正是因为她奋斗的驱动力是满足羡慕,而不是实现理想,所以她永远都无法得到满足,永远都不会感到真正的幸福。
直到片子结尾,她挽着男闺蜜散步时,依旧在羡慕与一位与自己擦肩而过的看似有钱又有品位的女人。然而,其实她并不知道,那个女人过着的真实生活究竟是怎样的?是真的幸福快乐美满富足,还是支离破碎一地鸡毛?
(二)标配人生就是幸福人生吗?
绫离开银座大叔后,嫁给了一个十分普通但收入不错且有高档公寓的男人。因为她周围的女生过得都是这样的生活,这种生活代表的正是标配人生。于是,绫在她33岁的时候,便终于决定自己也要过上同样的生活。然而,就在她以为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的时刻。她忽然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依旧没能达到标配标准:“未婚时被人说结婚才是女人的幸福,结婚之后,又被生小孩才是女人的幸福这样无言的压力压迫,被女人幸福的定义无止境的压迫着。”
然而,标配人生真的就是幸福人生吗?
《最好金龟换酒》的作者傅真曾在书中写道:“看着比我年长的那些同事,事业有成,生活富足,参加了退休金计划,买了一幢大房子,生了两到三个小孩,每年两次出国旅行,回来又投入工作……我不由自主地一遍又一遍地询问自己的内心:你想成为这样的人吗?这是你想要的生活吗?我知道自己终究还是个世俗的人,这些对我当然有一定的吸引力。可是心里总有一个缺口,它令我痛苦迷惘,令我恍然若失。“ 于是,后来她终究还是辞去了令人羡慕的伦敦投行的工作,去了Gap Year。
事实上,标配人生代表的正是安全感,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在过着这样的人生。在这种情形下,做出相同选择能够带来安全感,相反,如果选择不同的生活,则会有种要被主流社会及主流价值观抛弃的感觉,于是迷茫、困惑、担忧以及安全感的缺失就会随之而来。然而事实却是,一个人的灵魂越是独特,就越会游离于主流之外。然而,既然每个人都是完全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优势、成长环境和趣味,又怎么可能会拥有相同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呢?既然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此之大,做出不同的人生选择就应该是一件非常正常且理所当然的事。
既然如此,那标准人生代表的又是什么呢?是人云亦云带来的简单?还是随波逐流带来的安全?
(三)只要走过万水千山,就能回到内心深处?
我们一直在说只有走过万水千山,才能回到内心深处。看似回到了最初的原点,这一路都是白走了,实际情况却是:当你回来时,你已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了,而这就是需要走过万水千山的理由。
那么,是不是只要走过万水千山,就能回到内心深处呢?
当然不是,如果你虽然走过了万水千山,但却从不曾去好好了解自己,发现自己,思考自己的困惑,那走1公里与走10万公里又有何本质区别呢?
在这部片子里,绫从20岁到40岁看似一直都走在进阶的路上,没错,她的品味、着装、打扮、工作等一直都在进阶,但她的思考力却从未进阶。何以见得?因为如果她的思考力有过进阶,她就不会再走在这样一条看似不同,本质上却并无差异的路上了。在我看来,她虽然体验过不同的生活,然而这些生活却并未通过她的思考沉淀下来,成为她的一部分,然后在她下次选择的时候发挥作用。她一直都在重复,重复的内容看似不同,实质却是一样,那就是重复去满足自己不断新生的羡慕。
所以,直到片子结尾,她依然在羡慕着别人的生活,那种羡慕就如同她在秋田羡慕东京女生的生活一样,令人吃惊的是,其中的本质从她的20岁到她的40岁竟是从未变过。
做你真正热爱的事,追寻真正的理想,那么时时刻刻都是满足。
相反,总是沉湎于对别人的羡慕之中,则终有一日会发现一切不过是一场幻梦罢了。
作者:艾菲,80后,思考者,写作者,践行者;现任500强外企大中华区市场部副总监
微信公众号:xiaoyaolsh
业余自学西方艺术史、中国绘画史,江南园林和心理学,热爱各种美好事物与手作。想通过深度思考(深度)和自由探索(广度)两个维度,来实现对世界、他人和自己的持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