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第一代独生子女,从小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疼爱下长大,年幼时,我一直以为他们会一直陪伴我。直到26岁时73岁的爷爷因为肺癌离开了我,我第一次真正看到了死亡。30岁时79岁的外公因为多年来中风后的身体衰败而离世,当时我第一个孩子刚刚二个月,我第一次真实感受了生命的更替。如今,奶奶和外婆90高龄了依然身体健康,是我们一家人最大的幸福。
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二个亲家的关系很好,艰苦的日子里经常互相扶持,住在同一个镇上,走动也比较多。于是二家子女商定了为他们在同一个山头的二边做上生基,希望他们福寿绵长。爷爷和外公死后也就埋在了这里,生前交好,死后相伴。每年清明、过年和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我们都愿意去他们坟上拜拜,不管哪家的后辈去了,都会给二边都上柱香,倒杯酒,除除草。相信二位老人在另一个世界也是开心快乐的!
2020年新年伊始,中国就经历了一场全国性的灾难,有人逝去,有家庭破碎。国家号召全民在4月4日为逝者志哀。在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中国的医护们,白衣执甲,舍生忘死守护每一个生命,在向他们致敬时。我更加思念爷爷,爷爷也是当了一辈子医生。
太爷爷、太奶奶结婚十多年才生下爷爷,一生下来就身体不好,家中有老辈人说他八字与父母不和,要他叫太爷爷“叔叔”,而他的孩子也只能叫他“叔叔”,所以小时候我一直搞不清叔叔和爸爸的区别。因为爷爷一直体弱,太爷爷就把他送到了当时地方上最有名的医师那里。大概十一、二岁,爷爷就一边治病,一边学习,开始接触各种中医知识。由于爷爷的天分和勤奋得到了师爷的认可,就收他做了关门弟子。后来爷爷真的在学医的同时,也医好了自己的身体。后来师爷还把他推荐到了医学院进修学习,他也接触到了西医。毕业后,爷爷顺理成章的进入了医疗系统。爷爷在中医和西医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渐渐在医疗体系内声名鹊起,被一路举荐到县城卫生系统当上了官员。
过了一、二年,爷爷觉得不能亲身为患者医治解除痛苦,违背了他从医的初衷。而且一直远离家乡,没有时间照顾父母和孩子,爷爷选择放弃从政,回到地方上做一名一线医生。听我爸说,他小时候爸爸在外工作,妈妈一生下他就去读了师范。他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那时候由于卫生条件不好,肚子里生了很多蛔虫,经常痛的把家里竹床上的竹篾咬的稀烂。
但是那时候爷爷确实也很受重用,领导同意了他回地方的请求,但是直接委派他做了院长。每天处理医院各项事务之余,爷爷每天都坚持接诊,精湛的医术,很快得到了病患的认可,即使是非工作时间也有很多病人上门求医。记得小时候,家里厅堂二边摆着二排刷红漆的木椅,每二把木椅中间都放着高脚的小方桌,桌子下层放着一个小布枕,是问诊时搁手的。爷爷爷爷最擅长的就是疑难杂症,经常有人是在别处治不好,才找到爷爷问诊,也常常能有奇效。爷爷看病主要靠望闻问切,但是开药并不拘泥于中药,根据病人不同的病因,会开出不同的方子。药房总是不贵,却很对症。记得爷爷说,中医、西医只是药理不同,但其实殊途同归,缓解急症用西药更有效,隐疾就用中药更治本。爷爷接诊基本都是义诊,也不卖药,当时镇上的医院、药铺都认识爷爷开的方子。
爷爷把治病救人当成自己一生的使命。他退休后和奶奶一起去了美国一年半,帮姑姑带孩子,回来后经常接到外地的来信。原来他在美国时,会替中国同乡看病,也就结识了不少朋友。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在当地的华人圈子里可是小有名气呢。后来爷爷回国就被诊断出了肺癌,当时我们都很崩溃,后来考虑爷爷自己是医生,还是把病情告诉了他,爷爷知道后心态调整的很好。但是他没有给自己看病,他说医者不自医,要相信主治医生,他懂得怎么才是尊重医者。后来出院调养身体期间,他还是坚持问诊,随着身体状况的恶化,接诊的人数减少,但是从没有停下来。
爷爷一生怕麻烦别人,他过世的那天正好是五一节,大家都因为过节在家,没有亲人为了他的过世而匆匆忙忙的奔波和耽误工作。他过世的那个晚上,还自己洗了个澡,当天晚上就干干净净,没有任何痛苦的过世了,没有麻烦一个人为他重新清洁。爸爸说为什么爷爷一生救了这么多人,老天爷却没有让他高寿,可能老天爷也发现了自己的过失,就让爷爷过世的体面而安详!
亲爱的爷爷、外公,好想你们,爱你们的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