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渣辣椒,对于生活在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滨的人们来说一点都不陌生,那是一道家喻户晓的家常菜。虽说算不上高档货菜肴,却是洞庭湖人家在宴请宾客时,他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
从小吃渣辣椒长大的我,到如今对它的热爱依旧不减。尤其是那吃进嘴里嘎嘣响的声音,那酸酸的,辣辣的味道,以及那饱含岁月感的气息,都是那么令人热爱又怀念。
渣辣椒,顾名思义,因其形如粉粒样,俨如渣沫,所以就有了这样的叫法。那时家家户户众多的菜坛子中,有一坛必定是渣辣椒。
每年稻子收成季节,母亲总要取上新鲜的大米,在水中使劲儿搓洗几遍,洗去其中的尘土与杂质,放在阳光下晾干,待米粒上的水珠被阳光吸收完全,闪烁着干净透亮之时,母亲便拿到当地一家磨子店,将其磨成粉粒。到这儿,制作的主料可算准备好了,接下来就可以准备辣椒酱啦。
其实制作辣椒酱的过程非常简单。取新鲜的红辣椒,不去蒂,在水中反复冲洗,放在通风处自然晾干待到完全干透后,去掉辣椒蒂,改刀切成小块,再剁成碎末状。每次这个时候,不一会儿的功夫,一盆满当当的辣椒在母亲手中变成了辣椒碎末。
待到一切就绪,取来一个浅口大盆,按照一勺辣椒与1.5勺大米的比例充分搅拌,当每一颗细小的米粉粒被融入到辣椒中时,洁白的粉粒状顿时变了颜色,好似见到了久违谋面的意中人 ,纷纷羞红了脸。粉粒的吸水性极强,每次母亲都是不厌其烦的反复揉搓着米粉粒与辣椒,好让它们既能充分的彼此融合,但又能颗颗分明,不互相粘附在一起。好似恋爱中的人儿,互相深爱着,却又在彼此的空间里互留余地。
当一切完成后,准备一只干净的陶坛,把拌好的渣辣椒,一勺勺地装进坛子里,沿坛边注水,封口十天左右,一坛渣辣椒就算完成了。全家人所有的期盼,也都随着渣辣椒装进了那小小的陶坛里。
长大后,一碗渣辣椒更是一路伴随在我外出求学的路上。每次返校前晚,母亲开始忙碌着为我准备渣辣椒。揭开坛盖,用勺子舀出几勺放入碗中,顿时微微辣香中一股带有岁月久酿味的米香扑鼻而来,辣香夹裹在醇香中,顿时让人心生新鲜敞亮之感,既是对久已垂涎的美食怀有的新鲜感,又是对即将饕餮一餐而心生的敞亮情怀。
随即,锅中放入菜籽油,中火烧至油热起泡,油香四溢,放入渣辣椒,用大火在锅中摊开翻炒,防止局部过于受热而炒糊变焦。渣辣椒在高温的翻炒下,在菜籽油的包裹下,变得颗颗晶莹剔透,散着油闪闪的小亮光。在一旁的我,总是迫不及待地舀出一小勺,顾不上还滚烫着,冒着热气,送入嘴里,顿时就像跳跳糖似的粒粒在嘴中分明,咬上几口,那嘎嘣脆响的声音瞬间连着香辣味一齐反射入脑海里,味蕾的满足真是应了苏轼那句“人间有味是清欢”呀!
如今的我,早已走过孩提时代,母亲也已进了古稀之年,那一瓶瓶的渣辣椒也仿佛成了我们那个时代最珍贵的的影像。日子虽已久远模糊,但模糊不了那厨房间动人的身影,以及那一碗渣辣椒里熟悉的年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