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写的采集框架,为了实现功能扩展,采用了大量的配置文件。这就造成了每添加一个站点都需要手动配置大量参数。对这种重复性的工作感到厌倦,决定实现自动化配置。
首先这个自动化配置的流程是固定的,只有少部分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义逻辑,因此想到了模板模式。
** 模板模式**是一个非常简单,但是使用很广泛的模式,其结构非常简单。那么何谓模板模式?所谓的模板模式也就是:定义一个操作中的算法的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话句话说,在一个拥有固定流程的操作中,允许你根据实际情况在子类中通过不改变这个固定的流程即可重定义操作中某些特定的步骤。
我们来看看模板模式的结构:
- 抽象类(Abstract Class):定义了一个或者多个抽象方法,以供子类来实现。同时还需要有一个模板方法,来定义一个算法的流程。该方法通过组合各种操作来实现完整的流程。
- 具体类(Concrete Class):实现父类中抽象的方法已完成算法中与特定子类相关的步骤。
了解了模板模式的结构,来看看我们在实际中如何使用的:
在自动化配置模块,需要做以下操作:
- 首先需要在urlFilterConfig.properties文件中配置参数
- 然后需要在htmlParserConfig.properties文件中配置参数
- 随后需要在siteSpicialConfig.properties文件中配置参数
- 最后需要在queueDataConfig.properties文件中配置参数,这一部分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定义算法逻辑。
- 为了能知道执行结果,我们需要执行结果的信息。
由此,根据模板模式的结构,我们首先定义算法骨架,也就是上文的抽象类:
public abstract class AutoConfigTemplate
{
private AutoConfigTemplate()
{
};
public AutoConfigTemplate(List<ZWUrl> urls)
{
this.urls = urls;
}
public final void autoCreate()
{
configUrlFilter();// 1、由数据库配置urlFilterConfig
configHtmlParser();// 2、由数据库配置htmlParserConfig文件
configClient();// 由数据库配置siteSpicialConfig文件
configQueue();
hook();
}
//定义一个钩子方法,以便最后提示运行结果
public void hook()
{
}
private void configClient()
{
//具体算法
}
private void configHtmlParser()
{
//具体算法
}
private void configUrlFilter()
{
//具体算法
}
//此部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子类中自行实现
public abstract void configQueue();
}
上面的AutoConfigTemplate类定义了算法的骨架,其中configQueue()其中具体的逻辑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书写逻辑。
下面我们定义一个实现类,来实现AutoConfigTemplate类中configQueue()和hook()方法。
public class DefaultAutoConfig extends AutoConfigTemplate {
public DefaultAutoConfig(List<ZWUrl> urls)
{
super(urls);
this.urls = urls;
}
@Override
public void configQueue()
{
//具体配置算法
}
@Override
public void hook()
{
System.out.println("【配置文件创建成功!】");
}
}
总结:##
根据上面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模板模式适用于以下情况:
- 一次性实现一流程中不变的部分,将可变的行为延迟到子类去实现。
- 各子类中公共的代码行为被提取出来,放至公共的父类当中,以便减少代码重复。
- 允许子类根据实际情况对整个流程中的某个点进行功能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