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我姐睡前在不亦乐乎地用手机刷着知乎,我瞟了一眼答案便准确说出了问题:《你是如何发现女朋友出轨的?》。她没抬头,继续盯着屏幕看,但说的却是:“知乎不知道怎么回事,给我推荐的东西越来越奇怪了。”显然,我也是看过这个问题的,所以说对了题目。没错,我的知乎也沦陷了,变成了八卦娱乐、趣闻轶事的集中营。这一刻我惊觉,这就是使用场景错位导致了产品功能变性啊。
和许多其他资讯APP一样,知乎靠人工智能推荐算法向用户推荐问答。那么它推荐算法背后的逻辑是怎样的呢?换句话说,我们为什么会看到这些而不是其他内容?
我们知道,如果对知乎上某个推荐的问题不感兴趣,可以点击问题右下方的“…”屏蔽,并且需要勾选相应的想过滤的标签。由此可以推断,知乎的问题,甚至包括文章和live是映射至一个或多个话题标签上,这个数量一般在5个左右。如此,一个可能的猜测是,知乎以问题间话题标签的相似度向用户推荐相似的内容。知乎起码有上万个话题标签,如果这个假设为真,在具体的问题匹配操作中要考虑话题标签内在的层级关系,复杂程度是个未知数。其次,知乎日活跃用户八百万,整体内容池的问题数量也在百万级别,如此算法必定是非常计算耗时的(computational-consuming)。所以,知乎的智能推荐更有可能采用的是其他简单逻辑的算法。从PC端有抵达关注话题动态的路径而APP端没有也证明这一点。知乎APP抛弃了PC端用户筛选的话题,反而更多地关注用户历史浏览的问题,其背后是协同过滤算法(Collaborative Filtering)基于物品协同过滤的思想。在知乎这个具体的产品里,物品就是问题、文章、Live和广告。假如物品是问题,那么算法的逻辑是这样的:如果问题1和问题2相似度高,则对看了问题1的用户可以推荐问题2。操作起来就是先计算问题的相似度,然后计算用户对新问题的兴趣的概率,接着就可以向用户推荐他最可能感兴趣的那部分问题。(该过程的详细讲解请看https://www.jianshu.com/p/e27e47afe82a)如此一来,算法可以不关心物品的内在属性,也就是问题对应的具体标签,而只考虑用户行为的影响。同时造成的后果是,用户对一个话题的内容看得越多,后续收到的相似推荐便越多。
既然知乎向我推荐某一内容是因为历史上我浏览过相似内容,那么我和我姐的知乎变成趣头条一样的存在,变成一个主打娱乐消遣的资讯平台,知乎自身似乎并无过错?可事实也摆在面前:以算法主导的内容分发模式强调效率,却也打造了一个严实的信息茧房。被“精确”投喂的用户,实则被算法困在温室里了,这是发达的算法造成的反向作用。
那么我就扪心自问一下,为什么没下载趣头条、抖音的我在知乎APP上净点开八卦娱乐呢?因为身体比内心更诚实吗?可我登陆PC端知乎的时候还分明会赞同知乎是一个有干货的平台。是因为PC端没有个性化推荐?因为PC端没有高密度的第三方广告、Live广告吗?我想根本原因在于两个字:场景。
移动端和PC端使用的场景完全不一样,移动端使用时间是碎片化的,娱乐需求强于工作需求,而PC由于时间聚集、目的明确,更适合于搜索与深度阅读。当一个人下班后在地铁上、饭后在公司里和家里、临睡前在床上玩手机的时候,自然倾向于点开轻松的、易读的内容。这种场景里,个性化推荐算法把知乎推向危险的极端,用户逐渐收获一个没有格调的知乎。这样的知乎,打开率和留存率短时间内是高的,点赞、分享、评论等数据也会很好看。但是请知乎冷静想一想,长远地看,产品初心更重要,还是好看的数据更重要?
一方面是算法主导的内容分发。另一方面是越来越重的运营痕迹。有一天我发现,知乎在一天的七个时间段里给我推送了Push!知乎的运营啊,请节制一下好吗?不能因为我每天都打开知乎就这样对我啊,就算有骨灰级用户是闲人也会觉得7次的Push很厌烦吧?另外基本上5条内容之内必有广告、广告必定无法一次性屏蔽的bug我也不说了。
知乎是个伟大的产品,至少它作为一个知识社区,成功沉淀了大量优质内容和用户关系,并且至今没有产品越过它的护城河;知乎也是个正在摸索和学习的产品,从知乎Live到付费咨询到知乎大学,它在知识服务领域显然有深思熟虑的布局;作为用户,我同时还觉得知乎的产品规则有待完善,如今它更重视违规内容处理而不是内容分发机制的完善,它的运营少有节制,功能日渐繁复。我也希望这只是知乎迭代路上的阵痛,而不是它被颠覆的命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