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小达人营的各位家长,你们好。从本节课开始我们进入另一个阶段的子情绪的学习。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之前我们学习了哪些情绪?高兴,生气、害羞、害怕。
在这个阶段我们会学习哪些情绪呢?——无聊、嫉妒、压力、担心、委屈、失望。
重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我们内心的情绪会越来越多,这些子情绪在3-6岁是很常见的,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家长自己都识别不出来孩子的情绪,更何况孩子自己呢。
比如说:看到别的小朋友买了玩具,他也想买,他是有了羡慕或者嫉妒的情绪;比如中午大家都是午睡,但是他不想午睡,一个人玩又不知道玩什么,不好玩,她是有了无聊的情绪。我们今天这节课是子情绪的第一节课——认识无聊。
无聊是指注意力倾注的对象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时的心理体验。也就是说一个感到无聊的人会觉得不满和不安,现状或当下的活动毫无意义,时间过得缓慢而他希望自己正在别的什么地方。
当无聊感觉产生时,人们的注意力开始涣散,与自我控制、知觉、语言等功能密切相关的大脑各区域之间交流变少了,就好像是原来统整的大脑各个区域相互分离了。于是会感觉时间被拉长,专注力会不集中。
3-6岁孩子有很多时候会有无聊情绪,一方面我们希望孩子不要有无聊的事情,另外一方面孩子在自己有无聊情绪的时候,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吸引大人的注意力,往往就会打扰别人。如果达不到目的,又会产生生气情绪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认识无聊情绪,以及知道当有无聊情绪时候如何做。
本节课的重点是:我知道无聊是一种情绪,我知道当我无聊的时候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或者开心的事情。
本节课是这样实施的首先是通过游戏体验无聊情绪,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在这个环节中,力力坚持的时间最长,坚持五分钟后还想继续坚持。这说明力力的专注力的稳定性比较强,中途也有孩子离开座位发出声音,他也可以一直坚持,说明他的抗干扰能力也比较强。
扬扬可以坚持五分钟,保持安静和不动,说明扬扬的专注力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都还可以。
其次就是豆豆和诗诗都可以坚持2分多钟,保持不动。他们两比扬扬和力力要小一岁,通过年龄来看,他们的专注力的稳定性和抗干扰的能力也还可以。
第二个环节是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无聊,情绪无聊时的样子,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无聊情绪。
在这个环节中,蛋蛋说游戏玩到没意思的时候,会产生无聊情绪;扬扬说别人不陪他玩的时候会产生无聊情绪;力力说手机玩腻了,电视不好看的时候会产生无聊情绪。
最后是通过情景模拟让孩子知道当有无聊情绪时自己可以做的事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所有的小伙伴一起通过情景扮演知道,在有无聊情绪的时候可以通过看电视,画画,跳舞,吃零食,做自己喜欢和安全的事情来缓解自己的无聊情绪。
家庭策略:
家长可以做的:
1、帮助孩子识别他在什么情况下会有无聊的情绪,并且可以让孩子自己去找事情做
2、发展孩子的爱好,当他在有无聊情绪的时候可以有事情去做而不是无所事事,变得越来越消极无聊。
3、可以每天做至少一件自己之前没做过但是有意义的事,
家长不可以做的:
1、否定无聊的情绪。
无聊可以留白,不一定无聊的时候马上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来打发掉,允许孩子偶尔可以发发呆,和自己多相处,对于他们自己的自我认知是一个非常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