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是不是和小编一样,十分好奇什么样的分子机制研究,才能发表在Science及子刊上?近期呢,小编就发现了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分子机制研究,其发表在了Science及子刊上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篇文章吧。
1、不同的“钥匙”打开同一把“锁”,开启不同的生物过程
游离脂肪酸(FAs)是脂质代谢的关键中间体,通过与膜蛋白家族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结合来发挥在代谢稳态中的重要作用。
已知Omega-3脂肪酸(ω-3 FAs)是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的脂肪酸(常见于深海鱼类),是一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如EPA),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Omega-3脂肪酸(ω-3 FAs)可通过Omega-3鱼油受体(GPR120,FFAR4)发挥作用,GPR120隶属于GPCR家族。GPR120不是专一的,可响应不同的饱和/不饱和FAs以及合成的化合物,从而介导多种下游信号通路。作者就发出疑问“哪些FAs在结构上,相差也不大啊,同样结合GPR120,为什么介导的下游通路不一样呢?”
作者接下来,分别用4种不同类型的脂肪酸【饱和的9-HAS、不饱和的LA和OA,以及EPA(ω-3 FAs)】和人工合成激动剂TUG891刺激Omega-3鱼油受体,然后去观察信号转导复合物的精细三维结构。
endogenous saturated 9-hydroxystearic acid (9-HSA),unsaturated linoleic acid (LA) and oleic acid (OA), the natural agonist ω-3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 and the synthetic agonist TUG891
机制发现:虽然他们都能打开Omega-3鱼油受体GPR120,但是结合后的三维结构/构象不一样,进而导致开启了不同的生物过程。归根结底,还是在于FAs的结构不一样,如含有的单键和多键。即不同的“钥匙”打开同一把“锁”,开启不同的生物过程。是不是很有意思?
2、揭示跳跃基因和肿瘤特异性抗原的新机制
通常认为,肿瘤特异性抗原是由经典转录物(如分化或tumor-testis antigens肿瘤-睾丸抗原)或突变(司机/驱动和乘客突变)而来。
肿瘤-睾丸抗原是一类具有特异性表达模式的肿瘤相关抗原。
驱动突变是指与肿瘤发生相关,起主导作用;而乘客突变是指与癌症发生相关,但不是起主导作用的突变。
最近的结果表明,包括长非编码RNA和转座元件(TE)在内的非经典转录物也可以编码肿瘤特异性新抗原。揭示了一些肿瘤特异性抗原可能是转座子(也称为“跳跃基因”)通过将自身粘附在外显子上而潜入信使核糖核酸分子的结果。与mRNA剪接事件有关。
数据来源:文章/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