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疯狂的想念面食,特别是面条,油爆爆香喷喷的龙须面如下图简直是首选。
在这里,我们要说一个人世间最深刻的真理,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
我近期对面条的执着,可能就来源于减脂期间对精细米面的控制,正所谓“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可惜的是,吃面条不能变苗条,此时此刻,也只能对自己狠狠心了。
面条实在是极具包容力的食物,从清淡的鸡汤面到重口的火锅面,小小的面条以其不大的身材,承载着人间百味。
我对面条记忆的开始,来自于儿时,不大的出租屋里,客厅尤其拥挤,靠墙的沙发,对面的电视,再加一个小小的茶几就把它塞的满满当当的,这个茶几也同时是我们的餐桌,在那个餐桌上,有儿时很多幸福得像是老照片一般的记忆。一天晚上,妈妈把中午水煮鱼的汤汁作为底料,煮了面条放在里面,那时候的面条,还是外婆给我们的,种的小麦存在粮站里,做成干面条,每年都可以去一些出来。红油油的汤汁,碧绿的煮得断了生的藤藤菜,放在老式的搪瓷钵里,好像还记得,那搪瓷钵是淡黄色的,上面有鸳鸯戏水的图案。那晚的面条对于小小的我来说,实在是太辣了,挑战我味觉的极限,但又实在是太好吃了,辣得不断吸气的我面对妈妈的询问,却是不愿意放弃,“我要吃,我慢慢吃”,像是抱着心爱玩具不舍得撒手一般的执着。
小学的时候,最喜欢吃门口的干脆面,很多男孩子都是为了及其里面的卡片吧,但是对它的热爱是纯粹的。小小的一包,在还没有开袋之前挤压碾碎,撒上像辣椒面一般的调料,大力摇匀,迫不及待的打开,嘎嘣嘎嘣,虽然现在想想,应该是有很多味精的,但那时候,却是人间至味。
中学时代,一度迷恋方便面,与很多人不同,不喜欢吃煮得软软的,就喜欢吃泡面,在面已经软下来但仍带有一丝硬的时候吃,是最为心水的口感,从传统的红烧牛肉到老坛酸菜,晚自习后的饥肠辘辘,有多少是被它们抚慰的。
真的是不思量不知道,面条始终贯穿在我的生活中,留下了那么多具有时代意义的成长印迹。
反而是近些年,随着物质生活的愈加丰富,食物的获取变得更加便捷,我吃了各种各样的面条,油泼扯面、猪肝面、炸酱面、豆花面、重庆小面、铺盖面,琳琅满目,却难以再给我当初的深刻感受,或许,是因为我们长大了,幸福变得不再那么简单,或许是因为,太轻易的得到,反而没有那么珍惜。
说到这里,总觉得有点矫情了,哈哈。食物是我们与生活的交点,懂得克制欲望,认真对待生活,或许,是一个解法也说不定哦。
文集小札:美食札记,总是让人幸福的东西,就像我喜欢看的深夜美食剧《孤独的美食家》,总是给人一种从身体到精神的充盈感,心底像是冒出小水泡一般宣誓着自己的欢愉。有机会时,有感想时,记之,录之,品之,珍之,人生的味道,也会因此充满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