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专家都说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但具体该怎么操作呢?许多时候,我们给孩子造成的创伤来源于自己的无意识行为,如何避免呢?
一开始,我想当然的认为,只要不说“你是坏孩子”、“你是捣蛋鬼”、“你脾气太差了”、“你怎么会这么笨”、“你就是三分钟热度”之类的话就ok了。
在接触到一些心理学知识后,我转而尝试着刻意表扬孩子的品质,用语言“提醒”他:
“宝贝,刚才搭积木时它虽然倒下了几次,但你没有发脾气,这个表现就是耐心,妈妈为你感到骄傲!”
(其实也就比以前耐心了五六秒钟,但经我这么一说,他的自尊水平提升了,大大降低随后因受挫而暴跳如雷的概率)
“哇!妈妈看到你拼图几次拼不上,但仍然愿意反复调整、重新来过,这就是坚持,是很好的素质噢!真棒!”
(其实他只比以前多坚持了两三次,但我仍强调“坚持”这个词,让他懂得迎难而上是一种很厉害、很牛逼的素质)
“外婆肩膀痛,你主动给她捶背,这表现出你的善良和体贴,是一种很好的品质!”
(其实他仅仅随意捶打了几拳,但我会夸大地赞美这些行为背后的责任感。包括平时帮我们倒垃圾、拿拖鞋等事情也是一样,我会说他是体贴的“小暖男”,加强孩子的自我认同)
“这次跌倒后你很快站了起来,要知道你小时候可不是这样。以前啊,你接受不了自己摔疼,要哭吼着使劲拍打自己,现在你进步了,妈妈认为你刚才很勇敢,很大气!”
(其实这次他摔得不疼。但适度表扬他“勇敢大气”也是一种纠正他“敏感脆弱”的方法。)
插入一段,之前在【心理、攻略】专治暴脾气宝宝 一文中我也提到,我们从不阻止孩子哭泣,当时没有提到具体通过什么来引导他说出真实感受,在这里补充一下:
“宝贝,你是不是吓了一跳所以害怕得哭了?”
“你是不是撞疼了所以痛得哭了?你是大腿疼还是膝盖疼还是手臂疼……?”
“妈妈知道你摔倒了情绪不好,不喜欢我们扶,爸爸跑来拉扯你的手,这让你很生气,所以忍不住叫了,是这样吗?”
如今,我越来越爱打“组合牌”,引导的同时加入更多正面的语言标签,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些足够了吗?
当然不!
我毕竟是野路子,和专业选手差距太大,有许多教育漏(wu)洞(qu)需要被发现和补足,还有许多“疑难杂症”需要通过不断深入学习和实践去攻克。
在持续巩固及更新了一些理念后,我又有了新的收获。比如:
当孩子“犯错误”时,如何在不贴负面标签的前提下,让他学会面对并改正?
首先,大家不妨回答下面的1个问题:
孩子从幼儿园放学回到家,你发现他拿了同学的玩具,会作何反应?
“宝贝!你怎么可以偷别人的东西?这是不道德的,一定要还给别人!否则以后小朋友都不肯和你交朋友了!”
如果是类似这样的回答,我必须说:你方法错了。
这个年纪的孩子看似什么都懂,其实内心还是单纯的,他们不知道“小偷”一词的概念。
他把幼儿园小朋友的东西带回家,可能只是喜欢+好奇而为之。作为家长,我们的确需要重视,但切记不要一惊一乍、上纲上线,武断的给孩子戴上“偷东西”的帽子。可以试着换一种方法,比如说:
“宝贝,妈妈看到你把小明(化名)的玩具车带回家了,我知道你一定是喜欢才拿的,小明肯定也特别喜欢它才带去学校的吧,如果他发现玩具车不见了,一定会很着急、很伤心,说不定晚上还睡不好觉。你也不希望看到他这么难过吧。所以,妈妈希望你等会给他打个电话解释一下,明天再把小车带去学校还给他,真诚的跟他道个歉。记住,以后如果还想拿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先问问他们,征得允许才能拿噢!”
很啰嗦是吧,但这样“委婉的做法”既可纠正孩子的行为,又能保护他幼小的心灵不被莫须有的“罪名”(标签)限制。
以此类推,“骗子”等词汇也是同理。
惭愧的是,面对讨价还价时常常出尔反尔、不讲信用的儿子,我也经常忍不住在这方面犯错——我曾多次警告他:“妈妈最讨厌欺骗,因为这让我很受伤和生气,我们明明都拉过勾约定了啊,你想变成一个骗子吗?”但效果并不好,目前还在寻找更合适的方法。
想起你离熊家长可能只有一念之差一文中我曾提到的一个案例(现在回看发现那时文笔好差,因此在这边略作修改):
我与老公外出聚餐,有个朋友带着他不到4岁的女儿一同出席,吃饭时,小姑娘用勺子把一块年糕送进嘴里含了一下又吐到勺子上,重新放入餐盘,这哥们当下急忙制止并严肃的对她说:“你怎么可以把吃过的东西放在大家吃菜的盘子里?!不可以的!真的很恶心啊!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当时大家都觉得这位爸爸说的没问题,如果不这么批评和管教,孩子就不会懂得礼貌,会慢慢变成“熊孩子”。
在一片安静中,只有我老公提出了疑问:
你们有没有教过她“嘴巴吃过的,就是脏的”这个概念?或许三、四岁这个年龄的孩子,本身是不明白放进嘴里的东西因为沾了口水就“脏了”于是不能放到公共的盘子里的逻辑呢?
如果你不告诉她这个真相,她当然不会理解为什么那是不干净的,这个行为为什么是“不礼貌”的。
话落,在场所有人都镇住了,就这件事议论纷纷,但多数是赞同的。
她不是不懂事,而是不知道。
犯错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
三四岁的孩子,大多已经能说会道了,以至于我们误以为他们理应明白许多道理,实则不然,是我们预期过高。
但当时的我还没意识到,那些对孩子的误解,是家长们普遍缺乏“同理心”的表现。
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知给孩子贴了多少那些原本莫须有的“标签”!
如果我们已经犯错了怎么办?不要怕(反正害怕和自责也没用),试错的过程也是成长。就怕不懂反思,一错再错!
上述罗列的例子仅供参考,我并不能保证那些应对之策都是真理,只是目前看来,孩子在“爱”和“包容”的环境下长大,充满了安全感和正能量;在“积极标签”的心理暗示下,逐渐学会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立。
各位朋友可以具体分析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举一反三、改进创新。我相信,我们在孩子身上的播种和耕耘的一切,时间终将给出答案。
文章的最后,以一段最近读到的经典语录做总结:
儿童在初到这个世界时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谁,他们是通过身边的人了解他们自己的。
——凯瑟琳·C·凯尔赛《感性育儿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