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第二天,还在上着复习课,自我感觉枯燥无味,学生们忙着对答案。这样的课堂,反思着,怎样才能讲到更好呢?一年级重在养成较为规范的听课习惯,有些人却怎么也教不好,思考其中原因。肯定是自己做得不够用心,后进生需要阳光,到很需要规范。一定要慢慢规范其在学校的行为习惯,严厉对待其自身的毛病,分阶段定目标,严抓每一天。
在《教育的美好姿态》一书中,看到这样一句话,作者说,对待学生最好的方式,是欣赏和爱。现实中的后进生们,是非常难引起老师的注意的,也经常惹的老师不开心,欣赏难以实现,更别谈爱学生了。写出这样的话,才发现这样其实不对,“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后进生其实也在努力学习,但因为基础薄弱,总是跟不上,承受着别人的嘲笑和白眼。对于后进生,恰当的方式是什么呢?先不谈成绩,你会觉得每一个人都很可爱,接下来,纠正其习惯,这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一件事,坚持下来,没准会有惊喜呢。要有这样的观念,“育人在先,教书第二,”先分析是哪里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教育教学也是一件非常需要琢磨的事情。要相信学生,也要相信努力。每次看到他们认真完成一张又一张的试卷,想到他们的成长。一年级就是这样的,什么都要教,一旦教会了,便有很有成就感。自己应该试着写着教学案例,记录下后进生如何转化。
总觉得课是枯燥的也不好,想着怎样用一种很好的心态来上课,这样的话,现在讲台上,下面的学生反映也会不一样的。每天上课前告诉自己:又是美好的一天,又是这群可爱的人。带着好心情去处理班上的问题,效果应该会更好吧。尝试着用不同的状态去对待课堂,用试验的意识,找到最好的状态和方法。值得一试。
仔细数数,办公室里摆放的试卷一沓又一沓,可见现在学生的“战斗力”其实挺强的。一学期累积下来,试卷多的不敢在哪里放了。说到这里,便来探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问题。可以说,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非存在对立面,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一种超越。
素质,是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应试,是专门应对考试,唯分数论。素质教育并不意味着一味的排斥分数,分数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数是一个很好的衡量教育教学的的方式,可以说是最好的方式。
学习,归根到底是为了心智技能的不断完善和改变。网上查资料说,心智技能,既是学习的目的,也是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心智技能,又称智力技能、智慧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它是一种借助于内部语言在人脑中进行的心智活动方式,如阅读、心算、记忆策略等技能。心智技能的形成是人们顺利进行学习、掌握知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自评:尽快改变自己对不够有热情的态度,完善自己。希望自己每天都可以让课堂变得充实起来,活跃起来,复习课也不枯燥。每天都问问自己,这节课,学生学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