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遇见一位老师,师说,你身上总有种淡淡的忧伤。是的,忧伤,应该从很小的时候,它就像我生命的一块背景布。而今天我想说:
你好,忧伤,
你好,难过,
你好,无常,
你好,死亡
我想说,我爱忧伤,你是我的向导。
在无常的世界中,当我知道,一切终将离我而去,或者我终将离一切而去,再欢乐的场景,也掩埋了忧伤。你似与生俱来,在每一个黄昏清晨,你是那淡淡弥漫的空气,太阳总会落下,虽然她每天都升起。在这样的忧伤中,我知道生命也被蒙上好大一层迷雾,失去了也许她本来,灿烂的色彩。
然而,当有一天,老师给了一个公式:认知-感受-吸引-轮回,我发现还有这样一种可能,感受是向内的,不是向外的。如果不是爱、不是喜悦、不是自由,我们的心会始终在找寻。似乎感受就是一位向导,它提醒我们:你的认知有问题。可不是吗?那么,忧伤,你在提醒我,我的认知哪里又有了问题?寻路找来,还真是,有一个认知,她说:对于无常和死亡,我接受和尊重,但是不喜欢。我舍不得很多美好的事物从我的世界里流失,包括父母、爱人、孩子、亲人、朋友、美丽的花朵、家.....或迟或早,不是他们离开我,就是我离开他们。本质上我对他们包括自己都失控,且无法改变。这种痛,好深。
也许越深重的情绪,越是说明认知里有越大的偏差和错误。我并没有真正接受无常和死亡。我只是无可奈何,却怀着幽怨。虽然我知道有时受苦是唯一的路,无常是唯一的路,死亡是唯一的路,如果站在整体和系统的角度,而不是自我中心。然而,我依然不愿意放手。我第一次深深感到另一种的“我执”。自我中心,不仅是相对于他人,更是,相对于整个系统和世界。跨出这一步,该有多难。以一个小小的生命,却要站在整体系统的角度去认知,且臣服和融化。
老师常说,首先要做好父母的功课。我突然觉得它似乎还有一层含义。天地大道是我们最本源的父母,如果不懂得对父母恭敬,又哪会懂得对天地大道臣服?获得她的无限能量!评判、拒绝天地大道赋予我们的,不就等于评判、抗拒父母?记得有一次与潜意识对话,有个声音对我说:我给你的,都是好的。是啊,天地大道从横向,是装着所有众生,从纵向,是装着所有生命的传递。那是对整个人类家族的传承和大爱。而我呢,就装着一己的所得。我以一己得失的标准去衡量和评判所有的发生,我执。
然而这个执是这么真切。心经说,以无所得故,无有恐怖。我对所得的“执”好深,所以对失去的恐惧好深。我只祈请自己能早日走出这个“非洲”。
我爱忧伤,
我爱难过,
我爱无常,
我爱死亡。
一切情绪和发生都是向导,我努力去爱你们。跳出我的“自我中心”。
诸行无常:一切都是变化的,没有常态。
诸漏皆苦:只要你有认为不圆满的地方,就有受苦。因为一切本自圆满。
诸法无我:一切法里没有某个“我”,它的出发点和规则都是整体,纵横交合,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究竟涅槃:哪天究竟了,就没有造作了。
一切皆神圣。愿我真的看到和相信这一点,把爱作为唯一的信仰,不论得失。即使不解,也怀着恭敬心,臣服、接受,和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