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是没有婚姻,爱情将死无葬身之地。
还有人说:婚姻是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是:现在真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恐婚,甚至有人对待婚姻如同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那么恐婚一族的背后到底掩藏了什么深层次的东西呢?
一、时代骤变,快餐文化兴起
我们这一代身处在最好的年代,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日新月异,城市化进程一往无前,快餐文化大行其道。城市化加剧了放荡不羁爱自由年轻人四处闯荡的步伐,快餐文化则点燃了年轻人说走就走的热情。现在很多年轻人,工作中与领导一言不合离职,爱情中一言不合分手。
分手时也不见得一定是由于发生了背叛、劈腿、或者是触碰底线的事情,兴许只是在冬至是吃汤圆还是水饺、豆腐脑是放盐还是放糖、过年是去你家还是我家的小事情中产生了分歧。这等鸡毛蒜皮的小事往往便是最后一根稻草,有那么一刻,突然就觉得自己失去了爱的能力,厌倦如潮水般滔滔不绝,再然后自然是放飞自我,走向“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独木桥,挥一挥衣袖,与对象各奔东西。
此去经年,倘若有一日,夜深人静,回忆起往日种种,顿时觉得“年少不更事”“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几番辗转后联系上前任,你面临的情况大部分情况不是“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更有可能是“喂,你哪位?我是Ta老公/老婆”。
从前的马车很慢,书信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只因情意太深,舍掉很难,一生只愿爱一人。
如今的灯火通明,万里可闻,百年又念几人心。只因本性凉薄,缘深情浅,一生只爱下一个。
二、听他人的故事,伤自己的心
张三娶了个貌美如花的媳妇,她媳妇为了生娃辞去了高薪工作,公婆也搬到了同一屋檐下方便将来照顾孩子。某日,娃出生,因两辈人育儿观念的不同,她媳妇挺着臃肿的身子与婆婆争执了几句。正好那天,张三晚上回家说了媳妇几句,不小心推了媳妇一小把,然后匆忙出门去了,恰好遇到了一个美女同事,没忍住多说了几句话。等张三回家,二人发生大战,媳妇闹离婚。
邻居李四自然脑补出一出因媳妇身材走样、婆媳失和、家暴出轨、丧偶式育儿的大戏,精彩绝伦。
其实,张三媳妇跟婆婆吵嘴不过是在讨论用尿布还是尿不湿哪个好,只不过婆婆是乡下人,嗓门大了点。张三没有推媳妇,不过是在门槛的时候扶了一把,后面也不是出去瞎混,而是去买奶粉了,恰好路上遇到了颇有育儿经验的女同事,虚心请教,为了表达谢意请对方吃了一顿烧烤。至于媳妇要闹离婚,那不过是婆婆见儿子那么晚还不回家,给儿媳妇出招整治儿子,仅此而已。
即便事情像李四脑补的那样,倘若张三媳妇不辞去工作,聘请一个月嫂来照顾孩子,或者不嫁张三,嫁给楼上的王五,结果是否又会一样呢?
世上的道路千万条,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同,结果也千差万别。别人的故事,如果幸福,羡慕之余,学学处世之道;不幸,不必脑补,引以为戒。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更何况大部分所谓的不结婚,根本不是婚姻有多差劲,而是对自己未来的生活还木有一个具体的概念。
(不好意思,最近对罗翔老师的法考课上头,忍不住拿张三举例。)
三、性别平权意识觉醒,重构家庭模式
虽然自古便有“妻者,齐也”一说,但是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中,大部分家庭都是“男主内,女主内”的模式发展下来的。我们不能说这种女性依附于男性而生存的方式便是糟粕,因为存在即合理,毕竟在农耕社会中,相对于男性来说,大部分女性劳作能力更弱一些,这个是客观事实。
但在现代社会中,谋生手段由智力逐渐取代了力气,再加上社会变革,男女平等,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向了职场、甚至是政坛,能够像男人一样披荆斩棘,大放异彩,养家糊口不再是男人的“专利”。
日前,智联招聘发布了一份《2019中国女性职场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96.6%的女性坚信“女人要外出工作,有自己的事业”;49.8%的女性认为“男性和女性只有生理上的差异,其他方面并无明显差异”;只有8.8%的女性认同“男人负责挣钱养家,女人负责相夫教子”的观念。
相应的,女性要求平摊家务也有了足够的底气。洗衣做饭、洗碗拖地、溜娃、遛狗等,这些家庭琐事成了每个家庭成员都需要分担的义务与责任。
当然,家境殷实的大户人家另当别论,不过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都要面临这种锅碗瓢盆的日子。
当前,全社会男女平等意识深入人心,男女“平起平坐”的呼声越来越高。但事实上,对于很多男性来说,离这种思想觉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因而,性别平权也成了是否结婚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四、爱情费心,婚姻费钱
都说谈钱伤感情,但是不谈钱的感情往往不堪一击,婚姻尤甚。从爱情到婚姻的过程中,逛街、看电影、吃饭、旅行全都离不开钱的影子,这些虽然是小钱,可也肉疼。
待水到渠成,谈婚论嫁,彩礼、车子、房子三座大山压了下来,鲜少有人能够"不折腰",而且婚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姑且不管是男方出,还是女方出,反正随随便便就是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而作为年轻人的我们,而立之年左右的我们,往往没有这个能力,只能厚着脸皮伸手向家里要,这就从两个人的问题升级成了两个家庭的问题,各种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
即便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修得正果,最后成了一家人。等孩子出生,那不仅仅是个开心果,很有可能还是个碎钞机。
那时候,尚且算年轻的我们,上有四个左右的老人,下有一个(台)孩子(碎钞机),房贷、车贷在一旁虎视眈眈,工作还摇摆不定,何等艰难,想想都不寒而栗!
所以,很多年轻人的现状是:不是我们不想结婚,而是你以为想结婚就能结啊?你想得美!
人生多艰,现实太难,不得不低头,只能用“低质量的婚姻,不如高质量的单身”聊以自慰。
作者简介:齐筱楼,一个有喵的菇凉,一个不正经的养花人,一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业余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