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夏雨袭江南,初夏似三伏的酷热全驱散,凉风习习,神清气爽,大学校友数人,相约每年枇杷成熟时,相聚在余杭塘栖罗兄家,尝枇杷,喝美酒,玩牛牛。迎着细雨驱车往杭州,和妻儿说说笑笑,很快到达了学长罗兄庭院。
苏东坡诗云“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桔微黄尚带酸”,卢桔即枇杷,塘栖枇杷有一千多年历史了,始于隋,盛于唐,极盛于明末清初,早闻此地枇杷盛名,近两年尝其味,饱其腹,应拜谢学长罗兄。二十几年前罗兄从湖南定居于余杭塘栖,择塘栖而居,宅前一口池塘增添不少灵气,宅前屋后枇杷满园,点点金色入眼帘,偶见几只燕雀飞于枇杷从中,边啄边鸣叫,或许在告诉我枇杷味美不错。
去年初尝塘栖枇杷,知其味美,专挑大的枇杷好看的枇杷尝,感觉味道不够甜微酸,罗兄告知塘栖枇杷分几种,以"红毛丫头"和"白沙"枇杷味最甜,当地叫“红毛丫头"的枇杷,你看这名字就接地气,枇杷个小,核亦小,长相难看的最甜。今年再聚罗兄家,三筐枇杷已准备好,等我解口蜜之馋,有经验了,专挑长相不好的吃,金色的果子,长几点黑斑,皮皱,剥皮入口,满口香甜,立刻果香盈口,口齿留香,回味无穷。知其味,味极美,不顾斯文,和妻儿你一粒我一颗,倾刻一筐约四斤的枇杷入腹,意尤未近,接着第二筐,可谓"日啖枇杷三百颗,不妨长作塘栖人”。边吃边聊湖南家乡的发展,小孩的学习,谈得最多的是哪里价格又涨疯了,应该早点入手,我说知足常乐……
好东西还是要懂得分享,这么美味的塘栖枇杷,应该把美味捎给我的好友,把地址给罗兄夫人,拜托其夫人把一盒盒枇杷快递给我的好友及故乡的亲人,边聊边等待校友,得知去年一起相聚的陈杰兄因夫人玉体欠安,不能赴约,稍有遗憾。
宋·戴敏诗云"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枇杷吃饱,已尽黄昏之时,出宅院,见庭前蔬菜长势不错,罗兄岳母在菜地除草,细细辩认,黄瓜,豆角,辣椒,茄子,蕃茄……微风吹来,池塘泛起丝丝涟漪,远处几只鸭子欢快的追赶着,嬉闹着,几声燕子呢喃,微雨双燕飞,一条小径通往一家家农户,道旁最多的是枇杷树,大部分已采摘完,偶见几株枇杷树是晚熟的品种,金色满枝头,被农户用围栏加丝网罩住,一防鸟雀啄食,二防好吃之人伸手采摘。
枇杷尝后数杯酒,人生乐意在此中,罗兄置美酒佳肴于塘栖古镇,等待校友到齐,推杯换盏,地道的江南本帮菜,吹牛聊天,天南地北,政治经济,房产股票……无所不谈。学长贺兄关于中国酒的起源和分类最独到,让我耳目一新,吾妻儿吃罢,玩起了剪刀石头布的游戏,互相刮起了鼻子,其乐融融。或许,此刻我想喝一口美酒,尝一颗枇杷,应该别有一翻意境了,酒不多,相聚的氛围是无比的愉悦,愉悦的时光往往太短,这时一场暴雨又袭来,让分别的时光慢点再慢点。
雨中入住塘栖宾馆,塘栖号称江南十大水乡古镇,本来想去古镇走走,尤其是夜雨中的古镇应该更美,走在那条青石板古街,越过一座座小桥,穿过一条条深巷,彳亍雨中,看烟雨江南……却因这场暴雨终究未能成行,遗憾是留给下次再来的念想。此刻已入午夜,妻儿熟睡,听着窗外车流声,雨滴声,和衣侧卧,人已倦怠时却无睡意,停笔静思,思枇杷之美味,叹相聚之短暂……明年此时还会来古镇,尝枇杷,喝美酒,千万记得去古镇走走,那一千年的回眸里,回眸处灯火阑珊,有我走过的影子。
2018.5.20匆草于塘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