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想起“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都有一种点燃心灵的力量。
这就要从我和辛弃疾的故事开始讲起了。
我常常喜欢想象一个人的外貌,像李白,我喜欢把他想成一个年轻,不是很高,腰右挂把剑,腰左挂酒壶,带着个小帽子。为什么会把他想成这样呢?据他言他行。
所以辛弃疾在我心里也算个大帅哥,可是偶尔一天我查辛弃疾居然发现他长的好像杜甫。杜甫在我心中是个老爷爷耶。不禁感叹历朝历代帝王多,却都长着一个样。
初见辛弃疾,就是一首《青玉案·元夕》,当时理解不了,但是词读起来就有种点燃心灵的感觉。
再后来大了点,才知道那居然是千古名句,不禁有些沾沾自喜,我居然知道这样的名句。
可世道无情,词对于诗是多么陌生的东西,渐渐这样的名句,也被我慢慢淡忘了。多得是: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一种自信的化身,对于当时学习状态好的自己,十分合适。但渐渐这种自信成了劣势。
终于有文章读不懂,终于有难题做不来,终于有听力听不明白,终于......
太多了,自己也只会自信觉得自己可以,觉得只要肯思考没有什么是不行的。可渐渐身旁的人一个比一个跑得快,我有些担心了,会不会是我学习方法有了问题,换了好多种,还是不行。
终于我明白了,是心态的问题。
该改什么心态呢?
于是我遇见了《卖油翁》,遇见了辛弃疾,我猛然想起了《青玉案·元夕》。
在千万人中寻找他,始终找不到,会不会永远再也见不到了,蓦然回首,那就在灯火零落处。
有太多我想寻找的,却又有太多寻找不到,仔细一想,这些东西不就在身边吗?只是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
自己就在众里寻他千百度中,渐渐体会到了,灯火阑珊的突然且震撼。并鼓励着我寻找更多的更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面对生活,面对一切。
想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有一种心灵上的点燃,让我看向未来。
心中所感难于言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