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从啥时候开始,儿子爱上了我包的饺子。
他说如果现在要说出三种最能代表妈妈味道的食物的话,分别是饺子,煎包和红烧肉。他特别郑重点点头跟我说,饺子要排在第一位的。那一本正经的小样儿让我忍不住哈哈大笑。
如果不是儿子突然跟我聊起这个话题,我还真的忘记了我是啥时候学会的包饺子。唯一印象深刻的一次包饺子经历是跟爷爷一起动手操作的。记得那时候我们还住在老家,家里有大块菜地,菜地里的内容可丰富着呢,有茄子,青椒,西红柿,豆角,黄瓜等等,当然还有到了六月疯长的韭菜。怎么个疯长法呢?打个比方,我跟爷爷晚上睡前还打着手电看了看刚离开地皮儿的韭菜,睡一觉,早晨起来就看见那小韭菜已经离地三四厘米了,所以割了一茬儿又一茬儿。
韭菜割多了,怎么办呢?韭菜炒蛋?包饺子?蒸包子?送邻居?其中两种方式是很好实现的,那就是韭菜炒蛋和送邻居了。所以剩余的两种吃法成了我们翘首以盼的。爸爸妈妈太忙了,没时间给我们做这些,所以饺子成了我们只有到过节时才吃到的美食同时也成了我们最渴望的食物。
有一天,我们突然又缠着爷爷说要饺子,爷爷终于拗不过我们,决定中午带着我尝试着包饺子。包饺子首先要和面,爷爷拿来面粉、盆,水,鼓励我尝试着和面。可是面对这些没头脑的家伙们,我一时傻愣在原地,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好在爷爷提醒我先放面,我才从这一刻有了一点思路。接来的时间大概是搞笑的糗节目表演时间。一会儿水放少了,面爱答不理地闲散地晃悠在盆里,像是在嘲笑我是笨蛋。一会儿呢,水又加多了,面粉半飘在水中,悠闲地玩漂浮。一次次地加水加面,一次次地打散又揉圆。终于在半个小时后可以把面团摘到面板上。非常感谢的是爷爷在我整个和面的过程中出了指引以外,没有说过一句否定或者嘲笑的话,我时常还想起那时爷爷鼓励的面容,竟成了我人生失意时最大的安慰。
面和好了,爷爷告诉我要让它睡一会儿。睡一会儿面团才会融合地更好,表面更光滑。我们在面团睡觉的时候准备饺子馅儿。韭菜肉丁馅儿的饺子,肉丁的切法是有讲究的,必须要大小适中,而且一定要手切。韭菜段儿的切法呢?大概是先把韭菜顺一顺,然后并齐切掉靠近根部的一截,把切掉的这一截顺在整齐的韭菜团队,然后拿刀切出半厘米左右的韭菜小段儿。切完韭菜之后,顺道把姜末切好,然后把姜末跟肉丁混在一起,放一点酱油腌制备用。这边的韭菜段儿也收纳到一个盆里,浇上油,麻油备用。
待到肉丁腌制好以后,把肉丁倒入装韭菜段儿的盆里搅拌,最后放一点盐,散发着韭香的馅儿就制作好了。这时候面团儿也睡醒啦,于是我跟就开始了饺子大作战。爷爷切饺子剂子,擀皮,然后再教我怎么将装满馅儿的饺子皮儿包起来。大概是这样的顺序:拿一张饺子皮儿,摊开放在手心里,然后手心微微凹一下,给饺子皮儿一个凹度,然后用筷子夹一点馅儿放进饺子皮儿的凹度里。先把饺子皮儿的中间位置对折,然后把一侧的侧皮向上捏紧,随后再把另一侧的皮儿一同样的方式捏起来,喏,一个饺子就这么包成啦。当我包好了人生中第一个饺子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是无法形容的,我开心地像一只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向爷爷炫耀着,爷爷也咧嘴笑了,露出了一颗快要脱落的可爱的牙齿。我想如果爷爷现在还在世的话,他的表情包估计会火,尤其是这个露出快要脱落牙齿的笑容。
接下来是一个又一个的完成,直到我们包了满满的一案板。如果说成就感那是肯定足足,但是作为饺子的模样却是另一番。有的咧嘴笑了,我笑着说像爷爷,有的肚子破了,爷爷说像吃饱了撑破肚皮的我。我们想着去补救这些饺子,但耐不住个个需要做一番工作。咧嘴笑的饺子,我们又使劲地捏了捏,那撑破肚皮的,又忍不住用面皮儿给它打了个补丁。就这样,这些伤痕累累的饺子就要奔赴战场了,水一烧开,它们就争先恐后地跳进汤里洗热水澡。
饺子在沸水里欢乐地翻腾着,同时馅儿也随着转动的水而自然地飘出,直到浇了三遍水以后,爷爷说可以出锅了,于是我们拿着笊篱像捞鱼一般地把饺子从锅里抓住来。不得不说,我们的饺子几乎全部壮烈牺牲了,只剩了几个幸存者,其他的大部分都是处于开口笑的状态,那锅里的饺子汤也成了韭菜汤。那一天中午的饭是等到父母回来一起吃的,虽然没有很美味,但是总是会记得有很多很多的欢乐。
好像从那之后再也没有单独包过饺子,顶多是在除夕那天给妈妈打下手包饺子——擀皮儿。也不记得是啥时候开始会包饺子了。等有印象的时候已经是厨房里的小能手了:和面的时候也得到了一些小技巧,放一点点盐,加一个蛋清儿,在把面团盖一层被子哄它睡觉,这样睡醒的它简直是一个大美人,肤如凝脂,面若桃花。调馅儿的时候知道调一点点王守义十三香,加一点点蚝油,同时芝麻油和花生油必不可少,腌制的肉丁要撒一点点姜末搭配一下。在拌馅儿的过程中呢要轻柔,要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般。这样既不会破坏韭菜的营养,又能做到均匀。
接下来就是切剂子,擀皮儿,包饺子,前前后后大概需要四十分钟左右。一个个饺子就这么被包成了,它们已经很少出现破肚儿,露馅儿,捏不紧的情况。水煮沸,把饺子扔进锅里让它们自由地舞蹈,浇三次水,透亮的饺子肚儿开始翻滚朝上就说明它已经熟啦,用笊篱迅速捞出饺子盛入盘中。接下来倒一碗醋,一碗辣椒油,顺道捞几粒糖蒜,我们的饺子大餐就可以马上开动啦。
每次吃饺子的时候儿子都说,妈妈,我的胃已经发出吃饱的信号啦,但我还想吃呢。我想这是对我做的饺子最好的赞赏了吧。有时候朋友来访,我也顺道包饺子,他们都会赞叹饺子有浓浓的家里人的味道。我不是一个很爱美食的人,但我总想着带着爱去研究想学的每一种美食。
美食与爱不可辜负,带着爱去做的每一道美食也承载了一段期待。就像像第一次包饺子爷爷对我的鼓励,也更像我愿意为家人去做的每一顿饺子。这可能也是爱的一种传承吧,我想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