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探讨两个方面:
(1)autorelease对象到底是合适被析构的?
(2)OC内部是如何处理一个被autorelease掉的对象的?
(1)autorelease对象到底是何时被析构的?
这个问题说难不难,但说简单也不简单。我们还是先看一类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代码吧:
- (void)viewDidLoad {
[super viewDidLoad];
NSArray *localArr = [NSArray arrayWithObject:@"Weng Zilin"];//这是一个局部对象,封装了autorelease方法
}
请问,localArr这个局部变量何时被析构呢?很多人会回答:“出了作用域,也就是花括号之后就会被回收”。但遗憾的是,事实并非你想象的那般顺利。下面我通过几行代码向你证明,localArr出了作用于依旧活得好好的:(ARC环境下)
__weak id objTrace;
- (void)viewDidLoad {
[super viewDidLoad];
NSArray *localArr = [NSArray arrayWithObject:@"Weng Zilin"];//这是一个局部对象,封装了autorelease方法
}
- (void)viewWillAppear:(BOOL)animated
{
[super viewWillAppear:animated];
NSLog(@"viewWillAppear__localArr:%@", objTrace);
}
- (void)viewDidAppear:(BOOL)animated
{
[super viewDidAppear:animated];
NSLog(@"viewWillAppear__localArr:%@", objTrace);
}
在ARC环境下我用一个__weak类型来追踪localArr的释放时机,__weak并不会对localArr增加引用计数,因此不干扰其释放,log显示如下:
我们发现,localArr在viewWillAppear还活着,在DidAppear已经挂了。这说明了一件事:autorelease并不是根据作用域来决定释放时机的。那到底是依据什么呢?答案是:runloop。runloop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感兴趣的同学请自行查阅资料,传送门点这里。简单说,runloop就是iOS中的消息循环机制,当一个runloop结束时系统才会一次性清理掉被autorelease处理过的对象,其实本质上说是在本次runloop迭代结束时清理掉被本次迭代期间被放到autorelease pool中的对象的。至于何时runloop结束并没有固定的duration!
那么问题来了:iOS的这种基于runloop的内存回收策略有不方便的时候吗?我认为是显然有的。但凡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使用autorelease的确方便,但在一定的情况下会带来性能问题。
for (int i = 0; i <= 1000; i ++) {
//1.首先我们获取到需要处理的图片资源的路径
NSString *filePath = [[NSBundle mainBundle] pathForResource:@"test" ofType:@"PNG"];
//2.将图片加载到内存中,我们使用了alloc关键字,在使用完后,可以手动快速释放掉内存
UIImage *image = [[UIImage alloc] initWithContentsOfFile:filePath];
//3.这一步我们将图片进行了压缩,并得到一个autorelease类型实例
self.image2 = [image imageByScalingAndCroppingForSize:CGSizeMake(480, 320)];
//4.释放掉2步骤的内存
[image release];
}
上述例子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一切都是按照MRC的规定做的,可以说是一种“看起来”十分规范的写法。但是主要到image2这个对象了没,赋值给image2对象的临时image对象是一个autorelease类型。实际去跑这段程序会发现,在循环1000次的条件下内存持续上升,因为那个autorelease对象并没有如我们预期般在每次for循环的花括号结束时释放掉!如果从runloop的角度考虑就显得合理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交给runloop处理不放心(runloop其实是有人类的“拖延症”的),那我们可以人工干预autorelease对象的释放时机吗?答案是,欢天喜地,可以的。上文有提到autorelease pool,这是下一个问题要解决的任务,在这里不展开,你只需要知道,一旦一个对象被autorelease,则该对象会被放到iOS的一个池:autorelease pool,其实这个pool本质上是一个stack,扔到pool中的对象等价于入栈。我们把需要及时释放掉的代码块放入我们生成的autorelease pool中,结束后清空这个自定义的pool,主动地让pool清空掉,从而达到及时释放内存的目的。以上述图片处理的例子为例,优化如下:
for (int i = 0; i <= 1000; i ++) {
//创建一个自动释放池
NSAutoreleasePool *pool = [NSAutoreleasePool new];//也可以使用@autoreleasePool{domeSomething}的方式
NSString *filePath = [[NSBundle mainBundle] pathForResource:@"test" ofType:@"PNG"];
UIImage *image = [[UIImage alloc] initWithContentsOfFile:filePath];
UIImage *image2 = [image imageByScalingAndCroppingForSize:CGSizeMake(480, 320)];
[image release];
//将自动释放池内存释放,它会同时释放掉上面代码中产生的临时变量image2
[pool drain];
}
其中对pool的操作也可以等价地使用@autoreleasePool{domeSomeThing;}替代。以上就简要地回答了本文开始处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小结一下就是:释放时机是基于runloop而不是作用域;通过autorelease pool手动干预释放;循环多次时当心要对autorelease进行优化。下面我们开始第二个问题的讨论
(2)一个对象被标记为autorelease后经历了怎么样的过程?
其实我认为这个问题讨论起来更有意思,因为它已经比较底层了。前面提到autorelease对象最终被放到autorelease pool中,那这个pool到底是何方神圣呢?当我们使用@autoreleasepool{}时,编译器实际上将其转化为以下代码:
void *context = objc_autoreleasePoolPush();
// {}中的代码
objc_autoreleasePoolPop(context);//当前runloop迭代结束时进行pop操作
而objc_autoreleasePoolPush与objc_autoreleasePoolPop又是什么呢?他们只是对autoreleasePoolPage的一层简单封装,下面是autoreleasePoolPage的结构,它是C++数据类型,本质是一个双向链表。next就是指向当前栈顶的下一个位置。
里面还有各种参数,不过记住这句话就行:向一个对象发送- autorelease消息,就是将这个对象加入到当前AutoreleasePoolPage的栈顶next指针指向的位置。
在文章的最后顺便提一下,在iOS中有三种常用的遍历方法:for、forin、enumerateObjectsUsingBlcok。实际使用中大家可能没有感觉到又什么区别,前面两个比较常用,最后一个是iOS特有的遍历方式,但事实上还是有区别的。block版本的遍历方式已经内嵌了@autoreleasepool{}操作,而前面两个没有,这样就意味着使用block版本的遍历方式会使app更加健壮,内存使用效率更加出色,而且,逼格更高,嘿嘿!
这篇文章的讨论就到这里,that`s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