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看了一本书《长大了就会变好吗》,这本书真真切切地把处在十八岁和二十五岁这个年龄段的真实体验全部描绘了出来。
处在十八岁和二十五岁这个年龄段,既尴尬又难熬,如今的社会不再是简单的满足温饱的需求,更多人追寻的方向,精神意志上的满足大于基本的需求。有人也会直接跳过基本的需求,进而去达到精神世界的满足。
马斯洛也提出了:
人的需要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等级构成。
看似十八岁和二十五岁这个年龄段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生机的,满是青春感,有时候,会误以为,自己没有参与青春的生活,而是被各种无名的压力催促着,你快前进。
01
十八岁到二十五岁,也许是一生中最困难的时候,因为成年初显期,充满了不确定的必经之路。
很多人说,当我想到遥远的未来的时候,我能从那种空白中感受到一些其他的东西,很多努力过后的无力感,因为并不是每次努力都可以抵达我们想去的方向。
有人说,成熟的一个标志,是你开始意识到,很多事情,并不是努力就可以做到的,这个时候,你要去接纳那个脆弱的自己,拥抱这个过程。
你会意识到,前面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你依靠,因此你从现在开始不得不依靠自己;你也意识到,没有任何方向,正意味着你必须锻造出属于自己的方向。
十八岁到二十五岁既不是青春期,也不是成年早期,而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人们已经开始摆脱完全的依附状态,但又还没有完全承担起成年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人生许多未知都还在发生,几乎没有什么是确定的,而对于自己人生独立探索的程度之广阔,是其他任何阶段都无法企及的。
心理学家这样描述这段时间:
这个阶段的年轻人身上,始终存在一种“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张力”,以及“对于被完全社会化的拒绝”。
02
你会发现,我们一生中和家人相处的时间慢慢减少,从进入学校开始,我们就开始离开舒适区,转移到“半自治”的生活状态,一边过着一种“独立生活”,一边要“继续依赖父母”,两种状态混合在一起的生活。
有时候会居住在学校或者出租屋,有时回家居住,承担了一部分的独立生活的责任,同时把另一些责任留给父母或者其他成年人。
成年初显期,是一个人搬家次数最频繁的人生阶段。这些变化显然和这个阶段的探索性特征有关,因为它们通常发生在一个阶段的探索结束,另一阶段探索开始之前(比如结束学业,开始新工作等)。
而这个阶段是最锻炼人的心智的,如果你身边没有可以依赖的父母或者成年人,那一切的都要“依靠自己”或者“同龄朋友”。
还有一些人,会选择完全依靠自己,不寻求任何人的帮助,寻找居住的房间,一个人搬家,也许是听信了那句,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不要去麻烦别人。
把别人推开,其实是把自己给关起来了,所以,选择能麻烦的人去叨扰,关系都是麻烦出来的。
03
个体主义相关的特质,重点是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人,判断我们是否成年,你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
你是否能够独立的做出决定
你是否实现了经济的独立
你是否接受自己对自己该负起的责任
也有人会在这个时期选择婚姻并成为父母,虽然比较少见,但成年初显期的年轻人一旦成为父母,就会极大影响到他们的主观体验,成年初显期的各种探索会立刻被父母这一身份所限制。
我的一个朋友,今年毕业,就选择了结婚,直接跳到成年期,去体验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生活,他说,每一个阶段,都值得去用心对待。
因为成为父母之后,这些个体的关注重点从为自己负责,转向了为他们的孩子负责。这个因素能极大缩短年轻人探索、实验的时间,快速实现主体感觉上的“完全成年”。
我们在成年初显期要完成哪些自我探索,我们主要应在三个方面完成自我身份的探索:爱、工作和世界观。
自我身份的形成涉及在这三个方面尝试各种可能,然后逐步做出那些影响会持续更久的决定(比如选定事业发展的道路,选定更长期的伴侣等)。
04
看完这篇文章,相信你已经看到,成年初显期是一个没有什么确定性的阶段。一切都是蓄势待发,一切都是悬而未决。需要指出,每个人在这个阶段经历的探索程度是各不相同的。
成年初显期最好的地方之一,可能就是它没有限制,也没有标准范式存在。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以及条件,追求自己想要且能够追求的东西。
最后,送给所有处于成年初显期的人一句话:
Take your time and be patient. Life itself will eventually answer all those questions it once raised for you.
【慢慢来,不要急,生活给你出了难题,可也终有一天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