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亲是个老退休工人,八十多岁了,精神特别好,看上去也就六七十……人老了,就喜欢给我们回忆过去的生活、工作。面对现在的生活变化,经常感叹:“社会的变化真快啊!比比过去,现在的日子真享福!”
父亲退休前,在义马矿务局曹窑矿二采队干维修工,母亲带着我们姐弟三人在农村老家生活。当时小弟还小,我和大弟都上学,只有母亲一个人在生产队挣工分。虽然她很好强,一年四季地忙活,但每到麦收时节,还是要给生产队交相当一部分钱才能分到四个人的口粮。父亲那时40出头,正是能干活的时候。每个月都不敢歇班,经常是满班满点,挣的钱每月除了买饭票,最多留几块钱的零用,其他的都寄回家。当时矿工工资,应该说还是比其他行业稍高点儿,但寄回去的钱呢?除了给生产队上缴、孩子上学、生活的必要开销之外,就没有什么节余了。好在母亲手巧会裁剪,不多的钱也总是把我们三个打扮得有模有样的……
后来农村土地承包到户了,虽然到了麦忙、秋收的时候,母亲一个人忙不过来,需要父亲回去帮忙收获,但毕竟粮食够吃了。这时候,我们姐弟仨都上学,花销也越来越大,父亲的生活担子也更重了。采煤队,众所周知是井下最出力、最危险的区队,很多人干上几年之后,都会托门子找关系调出来,但父亲不能。记得有一次,矿机修厂需要修理工,父亲的机电维修技术呢,当时在整个矿都是很有名的。当时主抓生产的张矿长就点名要父亲去机修厂,父亲回绝了——不去!张矿长有点儿生气:“有多少人找我,想去机修厂,我都没有答应,调你去还不是看你技术好?我堂堂矿长,还调动不了你一个机修工?”父亲说:“其实我也很想调到地面来——工作轻松,也没有那么多的危险。但是不行啊,我要供三个孩子上学,花销太大,毕竟在井下有下井津贴……”
85年,党的政策好,允许在井下连续工作一定年限的矿工可以带家属(就是把农村户口转成城镇户口)。父亲凭着自己几十年来一直在井下采煤队上班的优势,有幸把我们母子四人的户口转了出来,这样辛苦多年的母亲就不用在地里劳作了。但利弊相关,转了户口没有了土地,生活就全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了。这时候我和大弟上高中,小弟上初中,花销也更大了。87年矿上招工,队里的领导和同事都劝父亲,让上高中的大弟参加招工,来矿上上班,这样负担就可以减轻一点儿。可是,父亲没有同意——他说,自己文化程度不是很高,在修理一些进口机器的时候,经常是看不懂说明书,做了不少难,现如今,再辛苦,也要让孩子们多念几年书——只要孩子们能考上,上到什么时候,都会供的,大不了就是多辛苦几年嘛……
九零年,父亲到了退休的年龄,但当时我刚刚上班,两个弟弟学校还没有毕业,父亲就申请再多干两年;到了九二年,两个弟弟学校毕业了,父亲才正式退了休……
父亲对于自己在井下一线区队工作了30多年,能安全退休还能有一个好身体,感到非常知足!退休的日子,除了帮着儿女带孩子,还学会了太极拳、太极剑!
老父亲退休前,为了生活、为了我们姐弟上学,除了上班还是上班,除了挣钱还是挣钱。当时矿上每年有外出疗养的指标,年年都是劳模的父亲,有多次机会却从没有用过;咱们河南这么多的旅游名胜,父亲一个都没有去过。
退休后,我们姐弟都各自成家,有了自己的事业,不用他操心了。大家就劝他走出家门,出去开开眼界。常年工作在井下的老父亲这时也想开了:白马寺、龙门、少林寺就不用说了;云台山也去了;随后又随团北上北京参观首都,南下海南领略热带风光……
老父亲最引以为荣、津津乐道的,就是七十岁那年,在大弟陪同下登上了西岳华山;八十岁那年,我和侄女陪他登上泰山……确实,老父亲的壮举,我们做儿女的,也引以为荣。
矿上的人们都羡慕父亲有一个幸福家庭,有一个好身体;其实我们知道,父亲为了我们辛苦了一辈子,有一个好身体是做儿女的福分。他应该度过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老父亲说,赶上了好时候,就要好好锻炼身体,做一个快乐老头……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今日适逢父亲节,祝福老父亲永远身体健康、笑口常开!也祝福天下所有的父亲,健康长寿、颐养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