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看了一个马薇薇的访谈,访谈期间她几度落泪,其中多半是因为主持人和她聊到了她自己和原生家庭之间的感情羁绊的话题。不知道马薇薇几年前开始患有抑郁症的事情是否与她的原生家庭有什么深层关系,我们只能再一次能确认的是,一个人的的原生家庭对其产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在访谈中,她说由于父母工作的关系,自己的童年比较动荡。一个小孩在成长过程中频繁地更换生活环境,让她变得比其他人更能够接受告别。因此,她认为这也导致了她对家庭没有特别强烈的期待感和眷恋感。
她说,可能是因为父母爱她的方式不够成熟,所以她感受爱的能力比较差,遇到爱的时候,需要自己客观地进行分析,才能得出“别人是爱她的”这样的结论。
当主持人问马薇薇的父母在她的成长经历中扮演什么角色的时候,她哽咽着说,可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里,自己都不想回答这个问题。无论是太美好的回忆还是太不美好的回忆,只要与原生家庭有关,她都不愿意再提起。
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太大,大到当提到原生家庭的时候,我们无法将自己剥离出去客观看待它,大到我们无法干脆地说出对它是爱还是恨。我们与原生家庭之间的情感和羁绊,会左右我们为人处事的方法,爱一个人的方式,和看待自己的角度。
2
前阵子,董卿在一场活动中也讲述了自己和原生家庭之间的故事。董卿的父亲从小对她非常严格,“很多人都难以想象,一个知识分子可以对自己的独生女儿这么苛刻”,她说。不能照镜子,不能有新衣服,从没有得到过夸奖,整个高中的假期都要去宾馆打工,一天的工资是一块钱,这就是董卿小时候的生活。
父亲为什么要对董卿这样呢?原来,父亲也是受到了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响。董卿的爷爷去世的早,父亲从小生活在上海县城的贫困农村家庭中,每天除了学习还要在江上抓鱼虾来赚钱,无人支持与辅导,最终却考上了复旦大学新闻系,因此父亲认为只有从小吃苦的孩子才能够成功。
这样不近人情的苛刻对董卿造成了什么影响呢,董卿说,自己到现在都还会有自卑的情绪,容易没有安全感,认为自己需要比别人做得好很多,她心里才会踏实。
无论一个人现在有多大的成就,在外界看来有多么优秀,原生家庭给人造成的阴影也很难忘记,这样的阴影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鞭策他,但更多地是留给他痛苦和自卑,甚至是长期的抑郁。
3
但是即使我们痛苦着、挣扎着,当我们也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成年人之后,我们会发现,自己会越来越像自己原生家庭里的人,我们会越来越认同他们,甚至重复他们的生活方式,脾气秉性。就像马薇薇说她发现她越来越像自己的父亲,董卿也说她发现自己和父亲其实是很相似的一种人。
不过,就像董卿的经历一样,父亲的教育会让她时而自卑且缺乏安全感,也驱使她变得更出色了,我们不能说因为她的出色,所以她所遭受的痛苦就是值得的,但是任何事情都存在正反两面,在我们遭受原生家庭的痛苦过后,我们是否能够自己发掘出其中能够滋养我们的东西,茁壮成长呢。
无论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是枷锁还是保护,我们都可以尝试摸索出自己的人生,我们可以在原生家庭的气质之上添砖加瓦,自我修为,变得更加完整独立,这条路很长,但是值得我们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