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如果我说女人不易,可能男同胞会有意见,觉得男人也挺不容易的。是的,生而为人,都不容易。因为这一世做了女人,所以更多的会站在女人的角度,去谈女人的一些真实感受。
我是一名80年代出生的女性,在那个时候,农村男尊女卑的思想非常严重。家家都想有个男孩儿,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觉得男孩儿可以为家里传宗接代,而女孩儿长大终究是要嫁人,成为别人家的人。在男尊女卑的家庭里,男孩儿的家庭地位,会比女孩儿好很多。这就让我们一些女孩儿不由得越发的懂事,因为没有人心疼,所以会比男孩儿成长的更快一些。
那时,在很多家长的心里,他们觉得女孩儿,回头出嫁了,是一门亲戚而已,终究是不传自家姓的。长大后,成了家,自从走出娘家这个门儿,对娘家而言,女孩儿似乎就是外人。你可以为这个你深爱的家,去奉献去付出,但是家里的事儿别管太多,因为自己的角色已经是出门闺女了。
女人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有老人帮衬的会好一些,没人帮衬的人,除了要照顾好孩子,照顾家,还要挣钱养活自己、养活孩子,缺少关爱和理解的女性,很多在坐月子期间抑郁了,为了生活,自己又无形之中治愈了自己的抑郁,多么顽强的生存意念呀?这个社会真的对女人的要求太高了。女人要漂亮,要善解人意,要体贴,要顾家,要照顾好孩子,还要会挣钱。孩子上幼儿园了,幼儿园里,有志愿服务活动了,参加者妈妈居多;孩子上小学了,学校里开家长会的依然是妈妈多一些。
三年的初中生活,晚自习放学去接孩子的多数是妈妈,爸爸们呢?可能正在各种应酬。中招考试那天,场外陪考的9/10都是中年妈妈,妈妈们怀揣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和向往,聊着各自带娃的经历。这一波妈妈们有着共同的经历,在家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吵不得,骂不得,一句话在脑海中过几遍,也没有勇气说出口,生怕没有弄懂青春期孩子的原意,而弄僵双方暂时缓和的关系。这波人几句话,就一拍即合,她们有着太多的相似经历。妈妈们还自嘲着说:“咋弄?人家爹就不管不问,当妈的不来接送谁管?”一下引起了妈妈们话题讨论的共鸣点。这个社会是怎么了?为什么养孩子,教育孩子的重任都给了妈妈们呢?专家不是说:青春期的孩子更多的应该有爸爸们来带吗?是当妈妈的手“伸”的太长了吗?
可能只有妈妈的这颗心是牵挂孩子最多的吧!毕竟每一个妈妈都是从怀胎十月走过来的,每一个妈妈都在为自己的家,为自己的孩子无私奉献着,她们从来没有想过回报,只是默默无闻的付出着、陪伴着。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妈妈,小时候家里条件不是很好,隔壁家的婶婶们总是隔三差五的要去赶个集,买个衣服,添点儿东西什么的。我的妈妈一门心思都把她的心放在了这个家里边,除了地里的农活,还是地里的农活。赶着烈日当头,回家扒拉几口饭,又想起哪儿块地还有草没有薅完。
承受生活的苦就算了,更可怜的是心苦呀!有的女人全心全意为家付出,用心经营自己的小家,得不到婆家人的认可,还要面对恶婆婆的鸡蛋里挑骨头的各种挑衅,还要面对家庭暴力,还要面对婚姻出轨与背叛,可怜的女人,她们没有三头六臂,只是曾经弱不禁风的小女孩而已。
就这样,很多女人无怨无悔的生活着,更多的都是寄托着对孩子美好未来的憧憬,把自己的青春一股脑毫无保留的全部奉献给了自己的家。孩子教育的成功,女人算是熬出头了;孩子在成长中一旦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出来面对和解决的还是女人,接受批评和数落的也是女人居多。
女人不容易呀!所以,每一个女人都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有一个强大的内心,还要有一个随时接受意外的承受力。不管经历什么,都要勇敢的笑对一切,要永远记得再陡峭的崖,总会过去。
女人这辈子,生活不易,女人不易,一定记得好好爱自己!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对生活如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