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的阳光特别好,蓝天也碧蓝如洗。有时有成群的白云结伴飞越峰顶,有时只是一两片缓缓漫过。
终于,我们来了,可以亲眼看到真正的三清山,而不是图画中的图像。
索道上眺望三清山,像迎面拉近的3D画面,一刹那不知道是在电影中还是自己是导演。
冬日的山峰少了一些红花绿树的掩映,大块的留白露出来,像宣纸一般平整朴实,集满折痕的小山像是紧紧拥立主峰的士兵肃然有序。
群峰毕至,像高高耸立的巨人方队迎面而来。这气势令人窒息,一种震撼的国画画卷连绵不绝展现在面前。
写意的山写意的气势活生生地毫不吝啬地摆在眼前,一步一景一回头一幅画,纵有马良的神笔在手也画不完这地地道道的中国山水。
一路上随处可见各种杜鹃树、木海棠、瑞娟还有漫山遍野的萱草和独蒜兰。
因为是冬季满山红杜鹃的景色已经看不到了,但岩石缝中探出的一簇簇花树和间或一串串果实不难想象春天的景象。
三清山的古树名花植物资源异常丰富,据调查鉴定,三清山的珍稀树种有三清松、白豆杉、香果树、华东黄杉、华东铁杉、福建柏、木莲、高山黄杨,随处可见的古树名花让人垂涎三尺,那些只有在图册中见到的珍贵树种在这里抬抬眼随便一瞥随便都是啊。
我在过了一线天近六十度的倾斜坡之后在一片平台处休息,山崖上的一组姿态奇异的树丛吸引了我。这组树有两簇,树干有碗口粗细,斜倚在岩石上。根部以上通体淡白色,树皮纵纹,枝干简洁稀落,树叶椭圆又碎又小堆积在枝头。老叶棕绿色新叶浅绿至黄红,这不是我们常见的珍珠黄杨吗?在城市中见到的黄杨矮矮胖胖,但这里的黄杨却另有一番潇洒气态,舒展婀娜又不乏倔强之气。是了,树木有这样的山作伴,有这样的云天为伍,怎能不舒展自如!
三清山的松树不可忽视,这里的松树像是群山的一部分,在光滑的山体上抱紧难得的一块山土,顺着石缝把根扎进去。因为用力山上的松树多半遒劲苍翠,树干黑黝黝结实如铁塔,枝叶突兀有力。
丹霞地貌下的山体多半光滑而高大,时常能看到云层中单独耸立的一棵树,深不见底,垂直屹立,不用猜,一定是松树。
有时候一棵已经死去的松树就站在深不见底的山坳里,不见枝头青青飞鸟停留,只余通体黑色剪影,没有装饰,没有陪衬,但让人肃穆起敬。
栈道海拔一千多米,水泥板有两米来宽,下面有石桩钉在山体上。山体是结结实实的花岗岩,无需担忧,一两百年内的短时间内不会风化瓦解。
据悉,这样的栈道是先在平台处搭起,然后人工沿着岩石一点点向前开凿,先插竹竿后灌水泥,最后用三角支撑架组构成形。在很多地方这些栈道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一抬脚就能迈入万丈深渊。这样的栈道很多,绕着一山又一山,足有十多公里。
淡淡的云雾在远远近近的山中飘来飘去,有时候你会感觉一转弯是不是会有个神仙从仙雾缥缈的云雾中向你走过来。
除此外还有很多景观,比如各种造型的石像,三清山的道观和道教文化。。。
回望三清山,希望它永远不要被世俗污染,还一片清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