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马上就到了,幼儿园的老师在带领孩子们学习跳亲子舞,并要家长也学会这个简单的小舞蹈。显而易见,这是准备六一时,家长和宝贝们一起跳舞庆祝的节奏。和往常一样,我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很认真的去和念念一起学习跳亲子舞。
没想到,后来老师还提出了,六一活动要求服装统一,需要家长给孩子准备白裙子,白裤袜,白鞋子。
我的第一反应是:1、从上到下全白真的好看么。2、念念的裙子和鞋子真的是够多了,但偏偏没有白裙子和白鞋子,而这个夏天没有再购买衣服和鞋子的计划了。所以,我从内心有点抗拒这个要求。
去接孩子放学的路上,我在想,多买一条裙子和一双鞋子并不是什么大事,为什么我会觉得很麻烦而心生反感呢?甚至还想着,要不那天给孩子请假,带她去动物园玩去算了。
我问自己,如果不给买白鞋子和白裙子呢?
孩子一定会很伤心。
为什么伤心呢?
因为六一她要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们一起跳舞,这对于她来说,是第一次在幼儿园庆祝她的节日的一种仪式,然而她没有白裙子白鞋子,这让她显得格格不入。
仪式感飘进我脑子里。
忽然就想明白了,我的那些反应和想法,其实是因为在心底,觉得这个仪式并不重要而找的借口,觉得小孩子随便跳跳舞,玩一玩,开开心心过节就好了,何必搞得那么麻烦。想到这里,我发现原来我忽视了孩子的仪式感。
想到小学时的一个同桌,他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每一个学期快要期末考试时,他的爷爷都会拿着相机到学校来,给全班同学照张合影。他生日那天,他爷爷也拿了个相机,到班上拍我们上课时的照片。三年级,他转学了。转学之前,他爷爷又带着相机来拍合影。没有欢送会,没有party,但是我们知道,这代表着要和他say goodbye。我的影集里,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有很多张小学同学老师的合影。而三年级后,就只有小学毕业时的合影了。在那个年代,他爷爷用相机不光记录了他的成长,也给了他和我们仪式感,让我知道结束时告别时不仅仅有期末考,还有全班师生的合影。
《小王子》里,小王子问狐狸,仪式是什么。
小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想到当年,其实不想举行婚礼,觉得那就是个虚头巴脑的东西,费钱又费精力。但因为婆家要求必须举行。于是我不得不认真的去准备所有的事仪,衣服、化妆师、酒店……以及跟婚庆公司一次又一次的沟通细节,忙忙碌碌,无比劳累。在数年后的今天,无论谁跟我说,觉得没必要举办婚礼时,我都一脸认真的告诉她,即使再辛苦再麻烦也要举办一个婚视。举办一个婚礼,真的非常有必要。光领证其实没什么感觉,而婚礼这个仪式让我在那一天才真的确定自己结婚了,确实自己有了一个新的家庭,确定自己成为了眼前这个人的妻了,并要与他共度一生。我想,大多数女人即使已婚若干年,即使当了妈妈后每天柴米油盐,但当回忆起当年的婚礼,还是会不禁露出笑容。
想到这里,我决定,好好的认真的给孩子准备白裙子和白鞋子,给她一个有仪式感的六一。
仪式把内在情绪感受外化表现出来,并且与其他的个体进行分享,从而使人获得安全感跟神圣感。从社会角度上来讲,可以确认个人身份跟集体认同。从心理角度来讲,可以让个人生命划分节点,给绵延时间赋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