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式,发现在不同的情境和刺激之下,我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当面对复杂或突发事件时,有时知道任务很难,但是依然会选择充满勇气和坚定的去迎接挑战。有时面对不难的任务却会选择逃离而带着焦虑。面对关系时,有时虽然感觉辛苦依然心甘情愿的去付出,但有时却有因对方的一两句话或琐碎小事而心生不满。为什么会这样呢?当把相关事件和我的行为模式梳理出来时,我意识到内在的处理是有模式的。
当接收外界刺激产生是,大脑透过五官接收到外在的信息(视觉,听觉,感觉等),然后大脑会自动的对这些所接收的数据(事件)进行处理。这个处理的过程是通过一个自我认知的滤镜进行过滤。处理的方式可能会包括NLP提到的三种方式:删减、扭曲和一般化。
删减就是会根据自己的信念,自己的喜好,价值观等去选择性的看到或者是听到自己认为有影响,或者是重要的信息。而对于其它的信息就已经被过滤掉了,甚至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删减的好处是可以让我们注意力聚焦。可以把分心的事物过滤掉,同样,删减却有可能把其它的有用的信息给删掉了。
扭曲是我们对于外面的信息进行处理的时候,让这个信息变成是符合自己的观点与角度。研究显示,我们对于事情的理解,只有20%源自于外界,其余的80%都来自于我们原有的信念和记忆。那么扭曲的好处是可以让我们的创意无穷,而坏处则可能是令我们感到不安或者恐惧。
一般化也是大脑的省力的运作方式,基于一些过去的经历或体验,提取出来一些规律,并认为类似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也会适用于这样的规律。比如基于曾经的不听话而产生她从不听我的话的假设。一般化的好处是令到我们提高我们的处理效率。但另一方面,因为我们把具体的事情过度的概括化了,期待事情像一般化预期那样发展,忽略了例外的可能性。
当外界的刺激经过了认知滤镜的处理后,会进行趋利避害的判断和分析。在我的模式中所谓的利就是过滤后的价值,分成两种:成长价值和关系价值。成长价值就是提升智慧,认知,影响力,财富等等。关系价值是感恩,责任感,爱,真诚等等,这些都是趋利的部分。而避害的部分就是一些外界压力,比如说权威的逼迫,关系的道德绑架,以爱易爱的要求,自我约束的信念和规条的束缚。比如说我不应该怎样,必须怎样。
趋利和避害两方的力量博弈后,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就取决于哪一方的力量会获胜。如果看到的更多的是来自于成长价值和关系价值,就会更加愿意去接纳这个外界刺激的发生,有勇气去迎接挑战和行动。而接纳事实,勇敢行动后就会获得更多的爱和成长,提升原有的认知和能力。
但是如果负面的自我束缚或者外界的压力大于正面的价值驱动,这个时候就会批判,压抑,控制自己,逃离现实。我自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委屈和压抑自己内在真实的想法和情绪,选择逃离和独处。第二种是面对外界会选择讨好和迎合,来短暂的满足对方的胁迫或外界的期待。但是这两种方式的表现都是一种弱势求存策略,无法真正的去解决问题。情绪和问题会在我们的内在不断的积累和发酵,当我们和自己真正的呆在一起的时候,会感受得到自己内在委屈,压抑,孤独,从而可能触发产生觉察和反思,跳出情绪看到自己的模式,当我们能够看到真实的自己,看到情绪,滤镜,规条,信念的时候,选择认知迭代的时候,就选择成长求真的道路。此时我们也会去接纳现实的发生,勇敢面对这份挑战,获得爱和成长。
所以其实无论是哪一条路径,通过觉察和反思,最后我们都会走向成长和求真的道路。我们无法评价说哪条路快,哪条路慢, 哪条路好,哪条路不好。所有的选择都是在当下,对于自我的认知滤镜的最全然最真实的反照。
其实每一天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当中,我们很多的时候可能就会进入由认知滤镜自动驾驶下的模式。而只有独处或者放松下觉察的时候,我们才可能看见那个真实的自己,看见自己的自动驾驶的模式。其实所谓的成长也就是一个不断的从弱势求存到求真的认知迭代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