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老人不知得了什么病,头抬不起来,但还是折倒了颈子,埋着头,卖烂和蚕豆,只是不再吆喝了。又过些日子,老人不见了。我想是死了。不知道为什么,我每次吃烂和蚕豆,总会想起这位老人。我想的是什么呢?人的生活啊……”
“人的生活啊……”汪老大半生的回忆和体悟都在这平实无奇的5个字和这一串短短的省略号里说完了。是过来人的语气,是大智慧。
年少的时候,总有大把大把的话想说,缺的就是这份智慧。纤细敏感的神经稍一刺激,就是一场铺天盖地的世纪灾难。觉得现实残酷,觉得世界虚妄,想要抗争,想要逃离,想要宣泄,于是语言和文字成了赖以求生的出口。后来的日子里, 爱与恨,善良与恶毒,温暖和冷漠,光亮和黑暗,交织着出现。面对纷繁复杂的一切,你彻底失去了判断力。再也无法自以为是地站在事物的对面,信誓旦旦地肯定一切,或者否定一切。到如今,才明白,你本就是让你厌弃或是喜爱的事物中的一员,被生活的洪荒裹挟,随波逐流。你不知道该说什么,你已经无话可说。
也曾对生活报以过极大地热情和憧憬,给自己制定过各种各样的计划,长期的,短期的,理想的,功利的,到最后都落得一个结局,破灭的。所有的变化都来得猝不及防,你慌了手脚,只顾着收拾残局,骨子里的怯弱和无能倒是越来越显山露水。人总是喜欢计划,却总是死得比计划早,是这么说的吧。
走在路上的时候,常常会留意周遭来来往往的行人,想象他们来自何方去往何处想象他们经历了多少大大小小的事故之后究竟是在这个世界活了下来。尤其喜欢菜市场这个地方,每个人都深深浸没在生活里,认真不掺一丝假地过着日子,每个人都是饱满的鲜活的充满生命力的样子,让你觉得踏实,看到了一点生活本来的意义。
常常地,你依然觉得气馁,情绪的跌宕起伏完全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你依然有大把大把的话想说,却再也不是那个愣头青一样每句话都带着刺的少年。你慢慢收敛起棱角,以更加温柔的面目迎向众生。 理想这件事再也不必通过大张旗鼓的仪式感昭告天下,你安静地走自己的路,有时候遇到同路人寒暄几句再各自前行。你看到你正在变成自己喜欢的模样,你觉得一切都在慢慢好起来。
清晨的阳光,夏夜的晚风,一切生活的馈赠都值得被感激,你这么想。